淮水泣血与江南暗影
淮水前线,烽烟蔽日,尸骸枕籍。~天^禧·小\说`惘* _首!发¢
大周镇国公杨烈用兵,如其人,沉稳如山岳,狠辣如毒蝎。他并不急于冒进,而是如同最耐心的猎人,指挥着庞大的战争机器,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和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对大武秦骁所部进行着残酷的、一寸一寸的挤压和消耗。
秦骁无愧悍将之名。他依托着残存的城邑、关隘、河流,构筑起一道道血肉防线。大武将士在他的率领下,爆发出了惊人的韧性和牺牲精神。他们知道,身后便是家园,退无可退。一次次打退了周军潮水般的进攻,用血肉之躯填补着不断被撕开的缺口。然而,力量的差距是悬殊的。大周精锐甲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更有“单子”死士组成的尖刀,专啃硬骨头。而秦骁的部队,伤亡惨重,疲惫不堪,后方的补充却如同杯水车薪。
“将军!东面第三道壕沟……失守了!守军……全军覆没!”一名浑身浴血的副将踉跄着冲进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声音带着哭腔。
“将军!我们的箭矢……快用光了!后方送来的……只有三成!”
“将军!新征调的民夫营……在路上被周军游骑冲散了!粮草被焚毁大半!”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秦骁盔甲破损,脸上沾满烟尘和凝固的血迹,唯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他死死盯着沙盘上不断被染成红色的区域,听着属下绝望的汇报,心中如同被滚油煎熬。
“收缩防线!放弃前沿哨所,集中兵力固守双峰岭、黑石渡、青岗城这三处要隘!”秦骁的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告诉兄弟们,我们没有退路!多守一天,陛下就多一分准备的时间!多杀一个周狗,就为死去的兄弟多报一分仇!人在,阵地在!”
他抬头望向都城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女帝那道“再坚持一月”的旨意,如同沉重的枷锁。他理解女帝的艰难,朝堂的倾轧、南方的掣肘、剑宗如芒在背的威胁……但他麾下的将士,每一天都在用生命填补这巨大的窟窿!那“一月之期”,需要多少忠魂来填?!
大武皇城,沈府密室。~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
烛光昏暗,气氛压抑。户部尚书沈巍坐在主位,下首是几位南方豪族巨贾的代表,个个面色凝重,甚至带着惶恐。
“沈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个盐商巨头声音发颤,“朝廷的征调令一道比一道急!我家在漕运上的船队,被强征了七成!运的都是兵甲粮草,一趟趟往那淮水绞肉场送!十船出去,能回来三船就不错了!这哪里是征调,这是明抢啊!”
“何止船队!”另一个米商巨头接口,咬牙切齿,“粮仓被搬空了大半!说是‘征借’,可借条在哪里?那点补偿,连市价的一半都不到!再这样下去,我等倾家荡产就在眼前!”
“更可怕的是北边!”一个丝绸巨贾忧心忡忡,“周军步步紧逼,听说秦大将军撑得很苦。万一……万一淮水彻底崩了,周军南下,我们这些家业……”
沈巍捻着胡须,脸色阴沉如水。他何尝不知其中利害?萧无双那道“十日之内粮饷必达”的严旨,如同悬在他头顶的利剑。他动用了家族全部力量,甚至不惜得罪其他世家,才勉强凑齐了第一批,但己经惹得天怒人怨。后续的征调?根本不可能完成!强行去做,南方必乱!而他沈家,首当其冲,将成为所有怒火和朝廷追责的靶子。
“陛下……被那姜禹安逼得太紧,也太过刚愎了。”沈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她看不到,或者说,不愿看到,我南方己近油尽灯枯。如此竭泽而渔,非但救不了前线,反而会先拖垮了后方根基,让那姜禹安不战而胜!”
“沈公,那我们……”盐商巨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沈巍眼中精光一闪,压低了声音:“陛下派了暗卫盯着我们,也派了兵去‘维持秩序’。¨我^得¨书_城· /更′歆_最\全?硬顶,是找死。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道:“粮,要运。但……可以‘慢’一点,‘损耗’多一点。船队,要派。但……可以‘意外’搁浅几条,‘遭遇’周军游骑损失几条。最重要的是……家族的根基,那些埋在地下的、藏在别处的……要尽快转移!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
“沈公的意思是……早做打算?”丝绸巨贾心领神会。
沈巍没有首接回答,只是深深叹了口气:“国事糜烂至此,非臣子不忠,实乃天命难违。我等……总得为家族子孙,留一条后路。”
密室中一片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弥漫。他们不敢明言背叛,却在行动上选择了自保和消极抵抗。萧无双试图凝聚的力量,在南方这片富庶之地,正被内部的蛀虫一点点掏空。金大报(枢)精心炮制的“通敌疑云”,如同一颗毒种,在沈巍等人心中悄然发芽。
剑出孤山
剑宗山门,笼罩在一片沉重的悲怆和压抑的戒备之中。护山大阵的光芒黯淡了许多,山道上依旧可见未清理干净的血迹和战斗痕迹。五万武军如同铁桶般将群山围困,第七军团主将得了“焚山”的密旨,更是将警戒提到了最高,无数双充满恨意和警惕的眼睛,日夜盯着山上。
洗剑崖上,独孤绝依旧一袭旧袍,负手而立,遥望北方。那里是淮水烽火的方向,也是大周军队步步紧逼的方向。他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碰撞和无数生命的哀嚎。他那张平凡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一双深邃的眼眸,如同亘古寒潭,映照着乱世的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