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笙:“啊?”
第63章 他不是个好人
三月冬雪消融, 春雨连绵万物复苏。_a-i/l+e·x^i?a*o~s_h`u_o~.\c¢o?m′
种在江家院子里的小树都抽了条,各种花也打上了花苞。
田野里多了劳种的人,今年不光是杏花村, 几乎整个富阳县的百姓, 都比往年更加积极。
还未到播种时候,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扛着锄头下地了, 家底好的还带上了江家人改良过的新型农具。
他们要赶在清明前把刚解冻的荒地开荒出来, 修成梯田, 这样的话今年准能收获比往年多数倍的粮食。
纪珩手下的土匪大营也没闲着,到处开荒, 整个富阳县的人都出动了, 往年里无人问津的一些偏僻地方和大山沟里,都被人争抢,除了地势险峻的原始森林, 几乎没什么人类到不了的地方, 有人的地方就能种地。
种地基因是刻在人类骨子里的。
另外, 在过年的时候纪珩还颁布了诏令,干活踏实的土匪攒够了一定的劳功, 就可以凭借劳功换取生活物资和建房的物资, 就可以搬出大通铺建自己的房子,还可以把自己曾经的家人接来一起住, 从此摆脱土匪的身份,当然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没有个三五年完不成, 却大大地提升了土匪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有了生活的奔头。¨第¨一/看¨书!徃? \已?发,布.罪?薪.漳*結+
而劳功这东西是从军功借鉴而来的,有点类似于七八十年代的挣工分。
江父江成山江成原是种地好手, 江成杰是全能木匠,做家具顶顶好,做农具也不在话下,江笙还在位面商店买了农具制作的书给江成杰,照着书上写的,两个人捣鼓了一个冬天,终于制作和改良了很多后世才出现的农具。
靠着卖农具,他们就狠狠赚了一笔钱,但这并不是卖得贵,而是卖得多,和普通农具价钱差不多,寻常家庭都是负担得起的。
此外,宋尧的青砖生意也好得不得了,单子都排到年底了,他并不吝啬自己的技术,将自己的手艺对徒弟倾囊相授,也不要求徒弟七八年才能出师,只需一年就够了,出师后的收入分成不需要五成,两成即可。*5*k?a_n+s¨h¢u~.^c?o^m~
他并不打算垄断富阳县的青砖市场,毕竟自己精力有限,而是在江笙的指点下,尝试弄连锁企业,把自己的徒弟派出去在各地建砖窑,自己收分红,这样的话既能减轻他的压力,又能让更多的百姓能买到青砖。
过年后,陶家就带着自己的同村人和亲戚朋友逃来了富阳县,落户在杏花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
在江笙和官府的帮助下建房和开荒,只不过户籍还在清河县,类似于外来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