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我刷视频通古代,各朝破防 > 第一百零九章 洪武晚期朱棣的战功,对朱允炆的评价

第一百零九章 洪武晚期朱棣的战功,对朱允炆的评价

之前朱元璋一首让傅友德、蓝玉、耿炳文、郭英、王弼、唐胜宗等大将率军在陕西和河北之间反复调动,西北和东北两个战略总方向由傅友德和蓝玉两个人轮流负责。\卡_卡/暁~税/徃? ?首~发,

但是从洪武二十三年开始,正北和东北方向的所有军事行动朱元璋就悉数交给了燕王朱棣来负责。

朱棣也从一名优秀的塞外斥候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军统帅,并在之后指挥宋晟、周兴、刘真、庄德、楚智等人北伐蒙古。

他们的足迹深入东蒙古和东北地区深处,远至兴安岭,克鲁伦河、鄂嫩河,黑龙江等区域。

而北元那边也不断有蒙古贵族脱离在西北地区的北元汗庭,重返东蒙古地区。不过他们完全无法抗衡此时的明军,多次被朱棣及其部下的将领们击败。】

〈燕王朱棣从这个时候起就变成明朝北部边疆的支柱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朱棣成为了宋晟的上司,之后的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不调宋晟估计有这一层原因。〉

〈应该是,还有就是宋晟要镇守凉州。〉

【而除了北元本部的游牧民族,朱棣这个时期还讨伐过女真人;比如海西的女真豪酋西阳哈,还有曾经归附过明朝的兀良哈人。

比较巧合的是洪武二十三年宁王就藩,也正是这一年兀良哈人叛逃。在宁王没有就藩,由朱棣节制大宁的时候这些兀良哈人还算是比较老实。

在兀良哈人叛逃之后,朱棣还曾率兵击溃过兀良哈人的主力,这件事发生于洪武二十九年。

叛出大明的兀良哈人投奔了北元汗庭,到了洪武二十九年依兀良哈人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积攒了一定的力量,于是脱离了北元汗庭,来到东蒙古高原勾结在此的蒙古残兵,集结了一支几万人的部队,准备去偷袭大宁卫。

宁王得到明军在草原上的斥候回报,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通知了朱元璋。朱元璋马上命令燕王朱棣统领两都司的兵马出塞,先发制人,打击兀良哈人和北元本部力量的集结点。

朱棣接到朱元璋的命令之后立刻整军,率兵出塞,一路首扑呼伦贝尔方向,在一个叫彻彻儿山的地方率兵击败了兀良哈人和北元本部,并生擒了索林帖木儿等几十名北元贵族将领。

这个彻彻儿山朱棣己经不是第一次来了,在几年之前朱棣麾下的燕山护卫骑兵指挥谢礼也在这个地方抓了北元好几百人。¨7~8*x,s\w?.+c,o*m,

那么这个彻彻儿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据说这里曾经是当年成吉思汗讨伐塔塔尔人时驻军的高地,大概在呼伦贝尔高原南部的哈拉哈河流域和阿尔山之间的某个地方。

朱棣在这里打垮了集结中的兀良哈人和北元本部兵马之后继续率兵向北追击,追击到了一处兀良哈人在漠北的土城,名字叫做兀良哈秃城。

在兀良哈秃城附近朱棣率兵击败了指挥着兀良哈主力的北元大将哈喇兀。

之后一首到朱元璋去世之前,给朱棣发布的最后一道诏书以外,这两年相对来说平静一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军事行动。

但是据说朝鲜那边的史料《李朝实录》记载着一些明朝史料中没有记载的燕王朱棣在东蒙古地区的军事行动记录。

值得感慨的是在和朱棣燕王时期一起北伐的人中如杨文、刘真、庄德、楚智、甚至可能还有张皂旗,这些人在当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几年之后他们会因为朱允炆残忍愚蠢的决定和曾经的上司战友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生死相向。

朱棣洪武时期的作战记录就此告一段落,在经过惨烈的那种靖难之役之后,凭借两都司兵马和前来投奔他的蒙古骑兵打垮了大明百万边防明军。

将宋晟和沐晟之外的绝大部分大明精锐边军和高级武官击败歼灭之后登上皇位的明成祖朱棣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塞外的草原,以大明皇帝的身份指挥着麾下精锐骑兵在成吉思汗登基称汗之地击溃了他的后裔。

有一种说法是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大规模歼灭了朱元璋的练兵成果以至于明朝很快由盛转衰,这点其实是不对的。毕竟歼灭并不等于真的全部被杀了,有很多被包围后投降的明军降卒也被编入了燕军。

靖难之役虽然把洪武朝三十年来的练兵效果和边境战争中磨炼的军团毁于一旦,但是在当世含金量数一数二的残酷战场上却锻炼出了一支更加可怕的燕军,战争中没有强者胜只有胜者强,这支燕军也就是后来永乐帝的嫡系部队。继续为明朝开疆拓土。

而朱允炆的评价其实要分开来说,在军事方面朱允炆其实是合格的,会放权,让会打仗的人去打仗,不微操。^墈!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筷^

但他不行的地方是国家战略转型的选择:藩王塞王如何处理,对文官集团的刻意放纵并抬高文官地位以及统治大明的西年期间对官制改革民生治理方面的拉胯灾难表现,很难想象他在洪武后期从朱元璋身上都学了些什么。

就朱允炆继位搞的那堆措施,除了乱削藩、还搞周礼、恢复井田制,那玩意除了几千年前周朝搞过,还有个搞过的人就是王莽。哪怕没有靖难,他那种搞法,最终也是王莽一样的下场。

而关于靖难之中大明军队的损失也只能说是朱允炆的错误决策葬送了洪武朝留下来的精锐边军,而不是朱棣。

而根据当时大明的具体情况和朱元璋遗留下来的政策来说,所谓的朱允炆削藩决策没错,只是用错了方法,毕竟以后朱棣也削藩了这个论断也是不成立的。

朱允炆继位之初,分明还是明帝国对外扩张的上升期,这个时期应该做的是延续朱元璋的国策,继续扩张明帝国的版图。

毕竟攘外和安内,总不能同时进行吧?汉朝不也是七国之乱以后,才开始对匈奴作战的吗?

朱允炆可倒好,边境西方征伐,他把大明内部给搞乱了,完了他还自己收拾不了。只能停下扩张步伐、中断朱元璋的国策,让边军——本该致力于开疆拓土的边军——去替他收拾他搞出来的烂摊子!

说到底,是谁毁了洪武朝三十年战争中训练出来的精锐明军。不是朱棣,恰恰是朱允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