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我刷视频通古代,各朝破防 > 第六十一章 夹河血战 下

第六十一章 夹河血战 下

【当朱能和张辅都到了明军左翼之后,由朱能指挥着轻骑兵快速的对着德州明军的左翼实施掠阵攒射,寻找薄弱点,

同时激起尘土,制造大量烟尘,创造掩护条件让张辅指挥五千经过特殊训练的步兵下马靠近敌阵。^天!禧·晓¨说`徃¢ *免·沸/阅?毒*

当朱能选好适合进行打击的薄弱点之后,张辅就根据朱能的提示指挥部分步兵射手携带的强攻劲弩对朱能选择的薄弱点齐射,实施火力压制,然后指挥麾下经过特殊训练并且装备了定制的特殊装备的步兵对明军发起进攻。

这些步兵身上装备了燕军在这一战之前特别打造的一种长而沉重的大型投枪,枪头上带有铁钉倒刺,枪尾连接着绳索,并在战前就训练过专门对着骑兵反复攒射之后选择的薄弱地带,实施标枪投掷。

当这种特殊投枪大量刺入一个狭窄地带的木制战车以及明军的重盾兵的盾牌之后,这些精挑细选出的燕军特殊步兵就会用人力甚至马匹根据投枪上的绳索进行拼命的拖拽,将明军的战车和重盾兵拖拽倾倒,把明军的军阵拉开空挡。

然后朱能率领的骑兵继续对投枪绳索拉开的空挡实施波次抵近射击,在射死部分明军之后,让重骑兵进行短促冲阵。

燕军的这一战术十分的成功,不仅成功的破坏了很大一部分由明军重盾兵组成的盾墙,而且还造成了明军左翼战线上的火灾,根据史料记载燕军反烧其阵,大概率是明军的火车上堆积的弹药火药被错误激发所导致的大火。

燕军的特殊破阵战术效果惊人,朱能率领的骑兵突击成功的击破了德州明军的左翼阵线,杀敌众多的同时将明军准备的火药引燃,浓烟滔天而起,对明军的左翼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而朱棣则再一次趁着这个机会用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深远大纵深大迂回战术,从德州明军的右翼向着明军的后军迂回而去。

朱棣准备再一次对明军的后军实施破阵背击,同时由朱高煦担任副手。

然而就是在燕军情况大好的关键时刻,燕军坐镇中军的中军将领再次犯了和东昌之战时张玉曾经犯过的一样的错误,对战场局势产生了误判。

谭渊和李彬等人看到明军的左翼阵型变得混乱,烟尘滚滚,于是他们指挥着燕军的中军主力发动了对明军的进攻。

李彬、薛禄、邱福率领燕军从正面进攻,同时燕军方面由谭渊、张武两人率领着燕军中军的骑兵主力向右前方实施迂回,

准备从朱能、张辅打开的明军左翼的缺口处一起涌入进攻明军,以增强朱能麾下骑兵的纵深突击威力,对明军造成更大的杀伤,让明军更加混乱。!纨,本¢神¢颤- ~冕-费\越`毒/

但是可惜的是此时德州明军的左翼虽然混乱,但是前军中军却稳如泰山,何福和盛庸很沉得住气,甚至到了惊人的程度。

德州明军的骑兵主力并没有出动,在左翼之前就被朱能张辅打穿,混乱无比的情况下,何福和盛庸并没有派遣主力骑兵去进行救援左翼明军,而是任由左翼的明军各营的中下层的基层军官自行组织抵抗。

何福和盛庸一首等到谭渊和张武率领燕军中军的主力骑兵迂回到明军左翼,跟着朱能一起投入和明军的交战之后,何福和盛庸才让庄得楚智皂旗张率领着明军骑兵主力,好似猛虎下山一般从前军左侧绕出,对着新进加入的燕军主力骑兵的左翼侧后进行凶猛的进攻。

明军骑兵在这一刻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将谭渊张武率领的燕军中军主力骑兵的突击队形拦腰截断:击退了张武率领的后队;

将谭渊率领的前锋彻底包围起来,这支前锋和谭渊本人及其所属亲卫,部将被明军骑兵斩杀殆尽,朱能和张辅的侧翼也遭受了重击,攻势停滞。

在关键时刻张武果断接管了剩余燕军中军主力骑兵的指挥权,重整队列,收拢溃败的燕军中军骑兵,快速的将他们再度组织起来,再次对着庄得楚智率领的明军骑兵,为朱能和张辅创造整队的时间和条件。

与此同时,在这个关键时刻朱棣和朱高煦完成了一次大纵深迂回背击,并且成功打穿了明军的后军,但是何福和盛庸的中军后队守的十分严密。

于是朱棣和朱高煦趁势击穿德州明军的后军之后也向着东北方向迂回到了明军的左翼侧后,

然后一路冲杀,斩杀了明军主力骑兵多营指挥,将明军主力骑兵生生打穿,击杀了明军骑兵主将庄得,之后又和张武朱能会合,斩杀了骑兵副将楚智。

明军骑兵虽然损失惨重,但丝毫不退,皂旗张和之前的张武一样,在主将阵亡的情况下接管了明军骑兵的指挥权,指挥着明军骑兵继续整队作战。

在双方的反复对冲,抵近骑射的过程中,皂旗张为了掩护德州明军的剩余主力,尤其是己经慌乱多时的左翼步兵各营重整队形,皂旗张扛着明军骑兵的大纛帅旗来回飞驰于每一队明军骑兵之前,鼓舞明军骑兵各营指挥,各队千户全力抵抗燕军。′如~雯_徃^ /首¢发?

一首到皂旗张被燕军多次射中,跌落马下仍然再度爬起来,手擎帅旗不倒,最终因流血过多而身亡。

在皂旗张的率领下明军骑兵主力以本身遭受重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挡住了燕军,其中包括朱棣的亲卫在内的燕军精锐骑兵的猛烈攻势,掩护德州明军的后军和左翼重整旗鼓。

德州明军主力骑兵的三名主将以及数十名的千户等中级军官一起葬身在了这场惨烈的作战中;燕军中军骑兵主将谭渊以及多营指挥,千户,以及谭渊本人的亲卫,部将也全部战死在德州明军的左翼

燕军和明军双方一首打到了太阳完全下山,明军残存的、为数不多的骑兵在己经重整好阵型的明军各营步兵的掩护之下回归明军的中军大阵。

燕军中军主力和三支迂回部队战斗到现在也十分的疲惫,各自收队回营,德州明军也全部收兵回营休整,双方都在努力恢复,以应对之后的战争。】

〈这不比李景隆强多了?!〉

〈李景隆也不是控制不住军队把自己玩死的啊?人家后退八百里还有能力组织一次反击〉

〈洪武朝的军官都得靠实打实的战功上去,这样是宿将的厉害之处,打了半辈子仗,狡猾如狐,迅猛如虎。〉

〈燕军主将阵亡,阵型被切断,残兵能够就地重整,再次全力冲阵,太强了!〉

〈这种规模的战斗一般只能是国战,而且是强盛时期的国战。〉

〈盛庸、何福也认真汲取了明军前几次失败的经验,仔细研究了朱棣的打法制定对策,比如不轻易抽调其他营支援,怕中了燕军声东击西的圈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