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功劳太大,谁都抢不走,这时候不争反而更好,让人人都捞点功劳,人人都要念他好。”崔先生手里捧着这些天记下的庄子里的见闻,一页页地翻看。
霍青看着崔先生,眨了眨眼,怀疑地问:“他想得这么明白,看得这么深?所以才不写奏章,让吴太守写?”
我怎么就不相信呢?
崔先生想起十几天前,郑远钧听到要写奏章,皱着眉头,一幅如临大敌的样子,不由嘴角微勾,淡淡一笑:“不,他是真不会写,也真不想写。”
老牛听着一乐。
郑公子看着是个文化人,竟也和他这个粗人一样,不喜欢写文章,哈哈笑着一捶桌:“这人有意思,对我的脾气。”
-
京城,皇宫,景和帝寝殿内。
内侍小跑着进殿,弓着腰,脚步飞快,把急报递给于公公,附在于公公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无声地退了出去。
景和帝正闭目养神,听到些微动静,不耐烦地睁开眼睛,问:“什么事?”
“陛下,”于公公赶紧走上前,双手捧着急报,恭恭敬敬地呈给景和帝,“刚送来的急报。”
听到急报,景和帝心中发慌。
三次兵乱都是急报到京,每逢大灾,他也是接的急报,这次又是什么变故?
景和帝撕开急报,一目十行快速地看了起来,看完,表情一片空白,目光呆滞片刻,又从头看起。
于公公悄悄瞄着景和帝的脸色。
他跟在景和帝身边多年,对于景和帝的心思,他自认能揣摩出八九分,可这时却有点拿不准了。
皇上好像是有点茫然?
于公公揉揉眼睛,年纪大了,眼神不准,莫不是看错了?
这到底是要怒还是要喜啊?于公公心中忐忑,把腰更往下弯了弯。
不过很快,他就放松了。
皇上脸上现出了笑容,随着目光在急报上逐渐下移,笑容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狂喜。
“好!好!朕得天之佑,天佑朕!哈哈哈……”景和帝猛地站起,连连拍打急报,竟不顾仪态地狂笑了起来,“赏!大赏!郑二公子必须大赏!”
于公公凑上前,觍着脸笑:“陛下,是什么天大的喜事,您让奴才也高兴高兴。”
景和帝正兴奋得不知如何发泄,只想把这喜悦和每一个人分享,听于公公来问,一拍桌子:“粮产大增!信州急报,粮产大增!”
“啊?陛下,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奴才没读过什么书,也常听那些大人们说,农为国之根本,粮产大增,陛下您可不要那什么,”于公公作愁眉苦思状,“……名垂千古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兰兰文学 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