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后,陆游心头灵光一现,登时醒悟过来:“我现在就去宿州,大郎,予我正式军令文书与旗帜,我还要令牌与盖有节度府大印的空白文书。”
刘淮仿佛早就等着此言,立即点头应诺:“我让曹大车带一百甲骑护送你。”
曹大车乃是在海州时就加入北伐军的老资格,此时已经积功成了飞虎军第三将,他的年岁虽大,却占了一个好学,而且进展飞速,仅仅两年,就从大字不识一个,变成了粗通文墨之人。
在这期间,曹大车时不时向陆游请教学问,两人也算是结下一番师生情谊。
陆游摇头:“不用百骑,五十骑即可,我此番不是要上阵厮杀的,而是给魏公一个保险。”
刘淮从善如流:“陆先生明日一早就出发吧。”
陆游立即起身:“不,我现在就走,早一刻赶到宿州,我心也能稍安。”
此番对答下来,蠢笨一些的依旧云里雾里,而聪明人则是纷纷恍然大悟。
如今汉军在大名府的布置已经趋于完全,无论调动哪一支兵马南下,仓促间,都会造成包围圈出现漏洞。
尤其是在金国援军蠢蠢欲动,快要抵达的时候,临阵调动兵马,很有可能就会出大岔子。
更关键的则是,大军行动,牵扯甚广,而且速度缓慢,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
既然不能从军事上找补,那也只能从政治上做些手段了。
魏胜在写来书信中的言语虽然情真意切,说自己一定会小心云云,但在刘淮看来,魏胜既然已经违背了承诺,接下来的事情就全都不可控了。
须知道,当日可不是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约定,而是山东义军元帅向靖难大军节度使所作出的政治承诺。
刘淮实在是无法管得住魏胜,那就只能往他身上加一些保险了。
比如陆游。
如果说宋国还有谁不想让魏胜出意外,除了虞允文,就是陆游了。
说句难听的,魏胜还在,刘淮都已经开始往外许诺开国公了,若是魏胜出事,谁还能制住刘淮?到时候山东一齐反了该如何是好?
也因此,到了宿州,陆游会为魏胜的安全出死力的,到时候他以山东两路宣抚使的身份,足以怼死宋国一方的所有人。
“陆先生暂且安坐。”刘淮虽然内心焦急,面上却依旧从容:“无论如何,要先把大军议开完才行。”
“其余人呢?可还有军事上的建议?现在都可以说来。”
刘淮环视众将。
虽然今日商议的都是重大军政问题,但一个乃是早有准备,另一个则是过于遥远,所以汉军眼前军略具体执行起来,倒也没有什么变化。
见所有人都沉默以对,刘淮立即说道:“那就好,听我军令。”
“陈参军,让工匠加快打造抛石机。”
“张大匠,继续赶制火药与炮弹。”
“秦分管,你计算炮弹轨迹这事极妙,万万不可耽搁,我会派遣些精于术数之人协助于你。”
“呼延统制,你继续指挥四门大炮,在攻城营地建立后,就要开始轰击城墙。二十日之内,我要看到成果。”
“徐大管,组织民夫去挖壕沟,垒土墙,尽量靠近城墙,若是大炮轰不动,就得勇士抵近炸城。”
“喏!”
刘淮吩咐完几名远程武器指挥官与后勤人员,随后又看向了张白鱼等骑将:“你们几人要有所准备,此战结束之后还有硬仗要打。骑兵要随我一起,极速支援徐州。”
“喏!”
“诸位,原本还想要好好勘磨一番大名府,最好能多缠住一些金贼,为来日攻略幽燕晋地作个前站。然则如今事态失控,时不我待。我决意,以最快速度,攻下大名府,从而从容应变。
诸位既然以我为主,那么就应该尽心竭力,将这已经落袋的两万金贼,尽数吃下!”
刘淮表情严肃,军令狠辣,但众将却没有一丝惊慌犹豫,反而纷纷兴奋起来。
汉军将领就连与金军主力会战都显得游刃有余,又怎么会真的怕了一只瓮中之鳖,与两批顾虑重重的金国援军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