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煮粥费时间,两人干脆早午饭放一块儿吃了,顺道炒了两个小菜。
坐到桌子前,谢允老生常谈,粮食的问题。
“现在有军队出面,让粮仓放粮是好事,可以救下更多人,但放长远了看,救济粮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这不仅仅是天灾,而是末世,率先放粮的辉市,将会成为最快被掏空的城市。”
“你的意思是?”
“咱们得趁着大家伙为发粮放松之际,赶紧出门囤积物资。
此次发粮只是地方性质的,这个消息会传播到周边市县,辉市即将闻风涌入大量难民,加快这里粮食的消耗。
如此一来,军队会减少粮食的发放,或者干脆断粮。
随着难民的涌入,平均到人们手上粮食会越来越少,其他的物资也会减少,所以咱们得抓紧时间出去寻找物资。”
上一世的兰市就是如此。
难得看到谢允找物资这般积极,他这间屋里分明就已经把未来两年的必需品都备齐了,为何突然变得这般急切?
“你有合适的目的地吗?”于多多问道。
“有,前日卖粮的人提到临江码头,我让我突然想起辉江边上的一处地方,把你的平板地图借来一用。”
随即谢允在地图上放大缩小~研究了好半天,才指着一处沿江的地方说道:
“就是这里,国际集装箱转运公司。”
“这地方能有什么?”于多多不解。
“有进出口的各种物资。
你知道~我家以前是做外贸生意的,走船运的进出口货品,通常会在这个集装箱公司进行转运。
货车将集装箱拖过来,卸到厂子里,等到了时间,会有货轮船将其整箱运走,反之也是一样,这个公司就是一个中转站。
咱们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说不得还有很多被水灾耽误了,没来得及运走的集装箱。”
于多多听完也来了兴趣,自从空间越变越大,她的心似乎也随之增长了,期待着能把它填满,才觉得踏实。
毕竟未来的路有太多的未知,物资便是活下去的基本保障。
国际集装箱转运公司在辉江的对岸,离于多多她们小区有约莫5公里的直线距离。
若从地图上来看,这是绝对的郊区,周边除了厂房就是物流公司,几乎找不到任何民用商用建筑地块。
厂房不适宜人居住,若是被水淹,怕就成无人区了。
于多多在心里快速思索着,“好,那就决定了,咱们去那里瞧瞧!”
两人在饭桌上商议着出门的方案,一致决定~下午就出发,若是物资不多,便当夜返还,若是物资多,那便明夜返还。
如此一来便还要带过夜的东西,以及吃食。
如今小区里各个楼栋都有了橡皮艇,出行的问题也算是基本解决。
他俩有冲锋舟,出去时倒是不怕被人跟踪,可回来却怕被人拦路打劫,毕竟这年头,谁的物资多谁更害怕!
还是半夜运输物资最为保险,总不能每回都分一成给楼里的人,那他们可真是冤大头。
午饭加早饭吃到一点钟,按照预想的各自回去收拾,半小时后出发。
两人各带一艘冲锋舟和橡皮艇,去的时候坐谢允的船,回来则要运输物资。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两人相继出门,谢允将防盗门上的电流调到最大,保证能让人电到梦神仙的那种状态。
下到三楼,正好瞧见一群人排队等在走道窗户前,细看才发现不远处恰好驶过来一艘橡皮艇,划船的人是副会长小王。
“姐、哥,你们怎么在这里,是要去对面领粮食吗?”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是刚从楼梯上下来的小周。
“嗯。”于多多轻应一声,算是回答了。
小周热情得有些过头。
“姐、哥,我们委员会现在有三艘橡皮艇了,都是从7楼清理出来的,以后专门用来运送楼里的人去对面领粮食。
要不我派一艘橡皮艇送姐和哥过去,免得费力给橡皮艇充气了!”
“不麻烦你了,去忙吧。”于多多果断拒绝。
十秒快充后,两人顺利上了冲锋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向了远处,只留下张着嘴还没惊讶完的小周在原地愣神。
他们的三艘橡皮艇可生生吹了半个小时呀!姐和哥可真是他的神!
怕被人尾随,冲锋舟的速度开得很快,约莫十几分钟的样子,就到了谢允说的国际集装箱转运公司。
于多多看着面前足足500公顷的超大场地,唇角微勾,好半晌才开口道:“我们是不是橡皮艇带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兰兰文学 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