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陕北民歌艺术初探 > 第47章完结

第47章完结

奴妈妈卖奴没商量。′丸^本*榊-戦, ?免?沸^越+犊′

挑的个女婿比奴强,

又秃又疤又尿床。

头一夜尿湿了红绫被,

二一夜尿湿了象牙床;

三一夜和奴颠倒睡,

热呼呼尿在奴的脖项上;

前炕里打起毛头浪,

后炕里惊起水龙王;

前推推死三十只大绵羊,

后推推倒了两垛墙;

推到个南京到北京,

推了那三座书楼房。

……

歌名叫《秃子尿床》,全歌也突出描写了尿床。作者抓住了小女婿年幼无知、尿床这一典型特征,大肆铺排夸张描写,从而对封建的婚姻制度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表达了广大妇女内心的痛苦和对包办婚姻的强烈憎恨。 值得再探讨的是,象《秃子尿床》这样的夸饰描写,在程度上显然夸过了头,甚至荒诞了,但为什么人们对此不但不反感,反而乐意接受呢?仅仅是因为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么?我想,主要还在于作者和读者、听者的感情作用。¢w′o,d!e*s¨h^u-c′h¢e.n`g?._c?o?m′这样的夸饰,是思想、感情驱使的结果。因而它尽管夸饰过分,人们从感情上还是乐意接受,甚至越过分,越符合人们的感情愿望。反之,人们倒会觉得“不带劲”或“没意思”了。丑化蒋介石、“四人帮”等反动人物的漫画,与本人的相貌无疑出入很大,但人民仇恨这些人,因此尽管丑化的过分,人民仍然赞同,而且画得越丑人民越欢迎。“五谷子田苗子数上个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个兰花花好”,“红绣鞋金莲子好比那两盏灯”,真是美得不能再美了,美到顶了。这显然也是一种夸饰。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一个人们所喜爱的人物,人们反倒觉得其人更美了。这就是感情的作用,是作者与读、听者的感情融会贯通的结果。

如此看来,夸饰这种手法与人常说的“夸张”还是有区别的。夸饰是浪漫化、理想化在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反映,是作者感情喷发的结果。在民歌的每一个夸饰里,或赞美、或崇敬、或嘲笑,总是闪现出作者们那一对对富于情感的目光。?微_趣~暁-税′ /更.鑫′罪¨哙.

如《打甘谷驿①》中的一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