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陕北民歌艺术初探 > 第15章完结

第15章完结

陕北革命历史民歌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所具有的显明的阶级性。

文艺都带有它的阶级性。这里的意思只是说,与传统民歌相比较,它的阶级性在作品中反映的更为明确、更为强烈,阶级色彩也更为浓厚。

马列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在陕北的广泛传播,使陕北人民对那似乎十分复杂、浑沌的社会现实生活有了一个科学的、明晰的认识:“地主家坐下吃,讨租子讨得些谷。压迫穷人没吃的,实实活不成”(《人人脑筋开》),“咱们那务农人,实在太苦情,一年的杂税完也完不清。稽查衙役上了门,拷打得立不定”(《井岳秀坏骨头》),“提起旧婚姻……,把人当牛马卖,怎教人不反对”(《反对旧婚姻》)……。

多么严峻的现实!多么认真的思考!在今天看来,这些觉悟不过是最简单的认识,但在那个时代,几千年来还是第一次,却十分了不起的。思考的结果,可用两个字来概括——“革命”:

人人脑筋开,

快快斗争开。

豪绅地主高利贷,

都是些反动派。

——《人人脑筋开》

一杆杆红旗空中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