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期李云龙专门让炊事班老王领着战士们去河里采冰,完事后堆满一个房间,上面盖上油布还有木屑,当成独立旅的天然大冰箱。
之前战士们的伙食都是粗糠咸菜窝窝头,现在整体伙食全面提高。
每周能改善三次伙食,馒头,大米饭,猪肉白菜炖粉条。
最让战士们以及赵刚拍手叫绝的就是,李云龙在后勤还成立了一个拥军爱民的联络部。
这个部门除了替战士们收信,以及代收战士家属送来的衣服物品外,还可以帮助战士们把他们的津贴,按照登记的地址加急送到他们的家乡。
至于怎么送?
颇有像古代八百里加急,三个战士三匹马,背后别着三道独立劲旅旗,人挡杀人,鬼挡杀鬼。
如有一人亡,方圆十里遍地坟。
别说沿途的土匪,就是伪军和鬼子散部都不敢打这些津贴的主意。
这无疑是大大地增强了战士们对独立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就在外面战士们欢声雀跃之时,旅部会议室却传来了赵刚的惊呼声。
“什么?!老李!!你疯了吗?!你要一次性给战士们发三个月的津贴?!!”
他有点怀疑老李是飘了还是膨胀了。
独立团的资金储备好不容易达到空前绝后的水平。
而李云龙就开始肆意地挥霍了,现在还剩下一百五十万多的大洋,李云龙却要一次性给战士们发三个月的津贴?
现在独立旅不管战斗还是生活水平全部大幅度提高,吸引了不少游兵散勇前来投奔他们独立旅。
有不少土匪刚经过了思想政治水平的考核编入到了独立旅,等于是还没有打仗,上来就能领三个月的津贴?
这让其他独立旅的战士怎么想?
“哎呀,赵政委,资金的事你不要担心,我能拉来一百五十万大洋的援助,以后我就能拉来二百万,三百万,你就按照我的命令去办就行了。”
李云龙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对于战士们而言,他们对独立旅的认同感主要就是两方面,一是独立旅的武器装备远超其他作战单位,二就是独立旅的待遇比较好。
要想真真正正地把独立旅打造成铁血劲旅,不仅仅是靠战士们手里的枪,更多的还是靠超高的待遇和津贴。
说最简单的就是,之前国府军和晋绥军的装备,哪一个不比独立团的好?
结果他们仗不还打得一塌糊涂?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津贴没有切切实实地发到战士们手里,中间经过多层长官层层克扣。
说通俗一点,战士们拿着低到可怜的津贴,别说是冲锋枪了,就是给他一个火箭筒,他也不想往死里去卖命。
而他才不会犯这个错误,津贴不仅会按时发,还会多发。
你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出于对鬼子的仇恨,可以,发津贴!
你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出于独立旅超高的津贴,可以,发津贴!
“好吧....我去通知一下旅部财政。”看着李云龙信心十足的样子,赵刚没办法去劝解了。
毕竟独立旅能有这么高的资金储备,全都是李云龙弄来的。
另外津贴也全都发给战士了,不管是新来的还是老战士,都会大大提高他们战斗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