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 第9章 八爷,懂你的人回来了

第9章 八爷,懂你的人回来了

面对质疑,李小川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成竹在胸的光芒。

“诸位,工艺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果设备不行,我们就改设备!”

“材料不行,我们就‘造’材料!”

“图纸上标注的新型粉末冶金配方和热等静压工艺参数,就是破局的关键。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李小川的声音沉稳有力,一旁紧跟着他,看着像卫兵,实则是“监工”的张上将听得暗暗点头。

这年轻人,有魄力啊!

大将之才!

绝对的大将之才啊!

“改设备?造材料?”

负责动力系统的副总工刘长河刚踏进机库,就听到了这“豪言壮语”,不由得眉头紧锁。

“小川同志,歼-8的心脏病是出了名的顽固,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这方案,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点?万一…”

这回,李小川放下笔了。

他转过身,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向刘长河审视的眼神:

“刘总工,我知道您的顾虑。”

“发动机喘振裕度不足、高空推力陡降、结构在高过载下的金属疲劳…这些痛点,哪一个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正因如此,小修小补只是饮鸩止渴。”

“我们必须从根子上,给歼8的发动机换一套全新的‘血脉’和‘筋骨’!”

他拿起桌上一份刚刚完成的、墨迹未干的子系统优化方案,递了过去,然后自信地说道:

“您看看这个进气道和发动机舱的协同优化设计,还有全新的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FADEC)架构,能否解决您最担心的喘振和推力响应问题?”

“呃?”

刘长河接过图纸。

一开始还有些不屑。

但只扫了几眼,眼神便从怀疑转为震惊。

然后,他扶了扶眼镜,几乎是屏住呼吸,逐行逐句地审阅起来。

图纸上那些精妙的气流控制方案、传感器布局和冗余度极高的控制逻辑,犹如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困扰多年的技术死结。

图纸边缘,一行小字注解尤为醒目:

“基于实时气流参数预测,动态调整导叶角度与燃油供给,将喘振边界拓宽15%以上。”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李小川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灼热:“这…这控制逻辑是怎么想出来的?”

“太精妙了!拓宽15%…这简直是质的飞跃!”

李小川只是淡然一笑。

他转身走向那架沉默的歼-8,手掌再次贴上冰冷的机身,感受着那钢铁躯壳下亟待焕发的磅礴力量。

而脑海深处,星际军工系统将无数模拟推演的结果、材料性能的极限、加工精度的要求,无声地传递给他。

征服了这群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之后,李小川雷厉风行,开始安排任务。

这一次,他不仅要解决“痼疾”,更要赋予“八爷”睥睨苍穹的崭新生命。

时间在争分夺秒中流逝。

巨大的机库变成了前沿科技的熔炉,昼夜灯火通明。

李小川如同一位技艺通神的大匠,穿梭在各个关键工位之间。

而那位空军上将张卫国同志,则也如同跟屁虫一般,跟在李小川的身后,以实际行动无声地支持着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