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太久,一个战士背着一个大包裹,骑着马就赶到了新一团团部。.我·得-书?城_ ?蕪·错,内′容`
“报告,386旅通讯参谋桑玉林奉旅长命令来送情报并协助这次解救战俘营的工作。”
沈墨闻言仔细打量起了来人,只见来人20出头的年纪,白皙的脸上剑眉星目,好一副浊世佳公子的相貌。
李云龙好像对这个桑玉林并不陌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咱386旅又一个大少!这下好,你们两个大少爷凑一起了。”
这个桑玉林老家东北,家业不小。可以说半个县的地都是他家的。鬼子占东北的时候,逼着富裕家庭的孩子必须去岛国留学。于是15岁的桑玉林只能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去了岛国。
因为华夏人的身份,在岛国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遭遇排挤。一次冲突过程中,18岁的桑玉林一刀捅死了其中一个同学。在逃亡的过程中,老爹临行前给他塞的几根金条起了作用。
他在岛国买通一个造假大师给他做了份假的证件逃回了华夏,回国之后潜回老家后,发现老家也有鬼子在找他。于是不敢久留,连夜辞别了爹娘跑进了关。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
本来他打算去投奔东北军里的儿时玩伴王承柱,得知柱子投了八路军后,也进了386旅。从老家带来的二十根小黄鱼和200块大洋也被他首接上交给组织了。旅长看中他会日语的特点,留他做了个通讯参谋。又因为他家世太过富裕,所以有些386旅知道内情的人戏称他是桑大少。
再加上他是家里的独苗,偌大家业的唯一继承人。家里老爹怕他吃苦,年年托人给他带几千块大洋的物资过来,平时旅长都拿他当宝贝疙瘩。
不过这桑大少不愧是东北内嘎达出来滴,虽然只是个参谋,却总想跑前线去打鬼子。这次刚好旅长接电话的时候他也在一旁,所以连忙主动请缨要参加了这次任务。
李云龙给两人互相介绍了一番,两个大少是惺惺相惜。都不是什么老实的主,这一下凑在一起必然是要做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来。
老李看着两个大少,一个有钱,一个有枪。他觉得这晋南的天可能要翻了
旅长坐在旅部悠闲的喝了口茶水:“嘿嘿,这两个刺头,一个个都胆大如斗,唯恐天下不乱。^纨~夲*榊+戦, *追+醉/芯-章¨截\我倒要看看你李云龙这次会不会头疼。让你李云龙也尝一尝手下不听话的苦。哈哈!”
随后的两天,三人就青山战俘营的事情进行了友好而亲切的交流,至于有多亲切嘛,听虎子说他们团长,叉着腰骂了一个小时的娘。没办法,这俩大少的方法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一个说用钱砸,买通里面的皇协军。另一个说用炮弹砸,砸死所有敢反抗的鬼子。
总之就是这俩大少爷出的主意一个比一个没谱,李云龙听得脑阔首疼。最后还是李云龙综合了两大少爷的想法才算定下了最终的策略。
武尽行是兴亚黄军(就是这个黄军,1941年壮大为东亚皇协军)的一个支队长,之所以能当上支队长就不的不说他的同族堂哥武尽臣(又名武尽英)了。
武尽臣原是晋绥军辎重兵少将司令,暗说是个肥差,可见阎老西对他的器重。可这家伙在鬼子劝降了几次之后就毅然决然的投了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