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忠于北周的将领们被击破,扶持皇室的藩王被清算。¨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鲜卑皇室的核心势力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国内再也没人能对杨坚造成威胁。
改朝换代就在今朝!
公元 581 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升为隋王。
仅仅一个月后,9 岁的后周静帝宇文阐就以杨坚众望所归为由,主动禅让。
到底是真的众望所归,还是被逼无奈?
9岁的宇文阐估计也理解不了。
杨坚也就此上演了一出“三辞三让”的戏码。
第一次表示:“陛下,我可是忠臣,你可不能置我于不忠不义呀!”
第二次表示:“陛下,我可是忠臣,我应该为你分忧!”
第三次表示:“陛下,我可是忠臣,我得听话,既然你非让我上,我就勉为其难接受吧,毕竟我可是忠臣,这欺君之罪我承受不起。”
杨坚登基称帝,先是丢掉了自己普六茹的鲜卑名字,正式对外宣称自己名“杨坚”,
同时给自己找了弘农杨氏的出身,以东汉太尉杨震为先祖,开始推行汉化。
据说杨坚祖上本是山东寒门出身,这波属于强行蹭世家热度。
他登基后独孤伽罗为皇后,封自己的好大儿杨勇为太子,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并大赦天下。~小¢税·宅~ ¨蕪!错~内!容/
此时,杨坚 40 岁,开启了隋朝短暂的统治,也为关陇集团左右历史进程埋下伏笔。
9 岁的宇文阐让出了宇文家的天下,换了个介国公的头衔。
仅仅两个多月后这个可怜的孩子就莫名“薨逝”,要说和杨坚这个外公无关,谁也不信!
自此,南北朝时期进入尾声,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独孤伽罗依然同旧时一样,每天陪着杨坚,二人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君临天下而改变。
每天早上,独孤伽罗都会陪杨坚去上朝,等杨坚散朝时,她己经在等候。
尽管此时的独孤伽罗快 40 岁,却依然是杨坚的挚爱。
杨坚信服她的才华和能力,几乎言听计从,宫内都称呼他们为“二圣临朝”,这也为太子杨勇被废埋下伏笔。
独孤家积累的政治遗产开始发挥作用,核心人物就是“十年宰辅”的高熲。
开皇二年,杨坚以长安城残破为由,在长安东南的龙首山修建新的都城,取名大兴城。
在杨坚的大力支持下,大兴城商业蓬勃发展。
不过,过快发展也暴露出一些前朝留下的问题。
由于南北朝时期政权众多,各国都有铸造自己的钱币,市面上流通的钱币除铜质外,外观、重量各不相同。¨x^i¢a!o~s^h\u/o_c-h+i·..c\o\m^
鉴于这种情况,杨坚统一铸造五铢钱,又统一了长度、重量等度量衡,商人们只要缴纳很少的入市税,就可以自由做生意。
一时间,大兴城成为天下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都市。
或许出于对商业发展的考量,或许出于他关陇集团出身的局限,
杨坚做了一个在当时广受好评,却在后世多被诟病的决策。
就是把盐、铁、酒的专营权与百姓共有。
政策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同时也养肥了关陇集团的众多世家,为后来关陇集团独霸隋唐埋下隐患。
开皇七年,此时南北朝只留下了陈朝和偏安一地的西梁。
杨坚首接下诏让西梁皇帝萧琮入京,萧琮不敢不从,进入大兴城后首接投降。
杨坚非常高兴,封他为上柱国、莒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