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三国之家祖是曹操 > 第201章 借刘困吴

第201章 借刘困吴

曹轩还未等到刘协的第三封禅让诏书,却等来了孙权的劝进表。?E?+_Z&小e说[网>,¨ @¥首·发,°[

“顾公啊,吴王如此作为,岂不是陷孤于不忠不义之地?”

顾雍连忙拱手回道:“魏王此言差矣。

吴王此举,实则是为天下苍生计,自董卓乱政以来,中原板荡已有三十余载,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如今魏王平定北方,兴修水利,劝课农桑,百姓稍得喘息。

可汉室气数已尽,陛下久居洛阳,政令不出宫闱,这天下早就是魏王的天下了。”

说到这里,他抬眼偷瞥曹轩面色,见其眉头微蹙却未打断,便又继续说道:“吴王久据江东,素知民间疾苦。

他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并非是要逼魏王行篡逆之事,而是盼着魏王能早日正位,定鼎天下,让四海之内不再有兵戈之祸。

试想,若魏王迟迟不肯受命,刘备、刘璋等人定会借机煽风点火,称魏王有不臣之心却不敢承当,到那时流言四起,反倒让百姓疑虑丛生啊。”

“如此说来,孤倒还需要谢谢吴王呢。”曹轩意有所指的说道。

“魏王过誉了,你我两家本就是秦晋之好,待孙夫人诞下鳞子,两家便是血脉相连,荣辱也自然是一体。.d+a.s!u-a?n·w/a/n!g+.\n`e_t¨”

曹轩放下手中的劝进表,摆了摆手道:“告诉吴王,他的心意,孤心领了,但禅位一事关乎社稷苍生,就不用他费心了。

至于荆州长江沿线退兵一事,孤还要与众臣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多谢魏王。”

顾雍垂首应下,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色。

如今曹轩既没严词斥责劝进之举,又将荆州退兵之事留有余地,这其中的意味,足够江东上下松口气了。

有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拒绝,便是默许了。

顾雍前脚刚刚离开魏王府不久,参谋长郭嘉和兵部尚书程昱便联袂而至,二人皆是一身朝服,步履匆匆,显然是得了消息,急着来见曹轩。

“魏王,臣等听闻吴使顾雍递了劝进表?”程昱刚进殿门,便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曹轩示意二人落座,笑道:“此事倒是不足为虑,无论有没有他的劝进表,孤想做的事都无人能拦住。

但另一件事,却很让孤担忧。”

“还是荆州布防后撤一事?”郭嘉试探的问道。

曹轩点了点头道:“正是此事,而且事因也没变,还是山越叛乱,周瑜要率军回去平叛。^y/u`e¨d+u.d^i?.~c-o~m?”

程昱闻言冷笑一声道:“建安十年周瑜借山越之事从赤壁前线抽兵,建安十三年,孙权又以此当借口,拒不出兵濡须口,这江东的山越倒成了吴人手里的如意算盘,想什么时候拨弄就什么时候拨弄?”

郭嘉摆了摆手,一脸不屑的回道:“仲德兄莫恼,这算盘打得响,才说明孙权心虚啊。

依嘉之见,估计是孙权等不下去了,准备对益州动手了。”

“奉孝此言倒是合乎常理,如今我大魏蒸蒸日上,江东却困于内忧外患。

孙权虽据有六郡,可山越之乱如同附骨之疽,年年征剿却年年复起,耗损了多少粮草兵丁?再者,江东士族盘根错节,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各有盘算,孙权名为吴王,实则处处受掣肘。

此消彼从之下,孙权若再不拼一把,就只能等死了。”程昱点了点头回道。

“依二位之见,此事孤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二人相视一眼,程昱先开口道:“魏王,此事当假应真拒。表面上许他三分情面,譬如松口说可暂退襄阳之兵,却要在其他方面卡死他们,比如公安一地。

公安北临长江,南通武陵,东接江夏,西连南郡,本就是荆州咽喉,刘备屯兵于此,既是防备孙权,也是觊觎江陵;孙权若想全据荆州,公安更是必争之地。

我们可暗中对孙权说:若江东欲取公安,魏可暂歇襄阳之兵,让江陵吴军无北顾之忧。

孙权见有机可乘,定会倾力攻公安;刘备若丢了此地,等于断了荆州左臂,必拼死反扑。

届时两家在公安城外杀得难解难分,我军只需让文聘率铁骑驻在樊城,隔江观火,待他们两败俱伤,文聘便可趁机渡江,一举夺城。”

郭嘉点了点头道:“仲德兄所言有理,此战孙权、刘备无论谁输谁赢?我们都要吃下公安,届时孙权就算夺了荆州三郡,见我军占了公安,也不敢轻易西进,反倒要仰仗魏王牵制刘备,这荆州的主动权,便彻底落进咱们手里了。”

“若是刘备真的不敌江东呢?

孙权大获全胜之后,还会甘心把公安让给我们么?”曹轩皱着眉头问道。

“魏王,嘉有两计可破此局。”郭嘉信心满满的回道。

“军师速说。”

“其一便是派人说服益州刘璋,令其相助刘备,刘璋虽暗弱,却坐拥天府之国,粮草丰足,兵马亦有十万之众。

二刘联手,应该可以与孙权抗衡。

其二便是提前将此事告诉刘备,刘备枭雄之姿,绝不会坐以待毙,大有可能会先下手为强,到时谁胜谁输还真的说不定呢。”郭嘉侃侃而谈道。

曹轩点了点头缓缓回道:“孙权想借魏势攻刘,咱们便借吴刀削刘,再借刘残躯困吴,如此一来,倒是一招妙棋。”

郭嘉也敛了笑意,一脸严肃的回道:“魏王,天下之争,本就是你死我活。

孙权拼一把是为了活,咱们应而不决,也是为了让大魏活得更稳。

待他与刘备在荆州杀得血流成河,便是魏王登坛受命、一统天下之时。”

曹轩起身走到窗前,这时他想起曹操常说的“兵者,诡道也”,如今才真正品出滋味。

所谓帝王术,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决断,而是在千丝万缕中织一张网,让对手一步步走进来。

“善,便依二位所言吧。”

“魏王英明。”

“对了,孙权有没有适龄的儿子可入洛阳为质?”曹轩突然问道。

“回禀魏王,孙权长子登今年才刚刚出生,倒是孙策长子孙绍今年已经十一岁了,是个合适的人选。”程昱连忙拱手回道。

“既然如此,就让孙权安排此子来洛阳吧?”

“诺,魏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