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夏,陕北。`如.文,惘~ ,免?废,跃*黩!
炽热的阳光烘烤着陕北大地,自天启七年开始的大旱没有一丝缓解的迹象,陕北到处都是一片焦黄,看不到一丝夏季的生机勃勃。
大旱导致了饥荒,饥荒又诱发了规模庞大的流寇和流民,整个陕北一片混乱。
对于陕北的大旱,明廷中枢并非一无所知。
早在崇祯元年,崇祯帝就派遣马懋才前往陕北调查饥荒情况,马懋才调查之后给崇祯帝上了《备陈灾变疏》,这封奏疏所描述的陕北大旱惨状让崇祯帝大为震惊,随即崇祯帝下令蠲免陕北税赋。
但对于大旱的陕北来说,这样是不够的。
陕北民众需要的不仅是税赋蠲免这种只存在于账面上的救济,更需要大量钱粮来救命,但大明国库此时己空空如也,连九边军费都凑不齐,更不用说赈灾了。
很快,被财政困难搞得焦头烂额的崇祯帝不久之后又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策:
他同意了东林党官员刘懋提出的裁撤驿站这一建议,开始大规模裁撤驿站,当然,这时候的崇祯帝还不知道裁撤驿站会引起什么超级轩然大波。
很快,随着明廷中央的指令下达,大明各地便开始大规模裁撤驿站,陕北自然也不例外。`d?u!y?u-e!d~u?.·c\o/m′
陕西布政司延安府米脂县银川驿,这里是延安通往九边重镇榆林的必经之路,因此每天都有很多驿卒往来这里。
王一山就是这些驿卒中的一员,他就职于银川驿,这段时间陕北很乱,驿卒们的工作很不好做,一不小心就容易阴沟翻船。
不过就算如此,驿卒们也没想过放弃这份差事。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份吃皇粮的差事。
王一山自然也没想过要放弃驿卒这个工作,他刚完成一趟来往于榆林与米脂的公务,还没等他和同事们说点什么,他就发现驿站的氛围很不对。
以往驿站中的驿卒们会高声谈论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而今天驿站里却安静得可怕,所有驿卒都黑着脸,似乎大家伙家里集体遭遇了不测一样。
见气氛不太对,王一山也识趣地闭上嘴没有开口,此时他心里起了一些很不好的猜测,毕竟能让这么多同僚都不开心的事情,大概率是非常严重的大事。
果然,过了一阵,银川驿的赵驿丞急匆匆地赶来驿站并宣布了一个惊天噩耗:
那就是由于大明财政艰难,大明朝廷宣布裁撤驿站,不用说,裁撤名单上自然有银川驿。?看+书_君+ _首!发+
驿站里顿时一片哗然,虽然很多驿卒都猜到了这个结果,但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以为失业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了,结果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出现:
那就是驿卒们还被摊派了从几两白银到十几两白银不等的赔偿。
王一山自然也被摊派了赔偿:
他因执行公务时意外导致一匹马死亡而被摊派了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可不是能轻易凑齐的。
这几年陕北大旱,王一山为了给家里买粮,他先后向艾家借了几笔银两,连本带利己经接近十两银子,家里早就家徒西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