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信息:
a.服役时间:1942年8月开始服役。
b.全重:约57吨。
c.成员:5人,包括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
3. 技术参数:
a.尺寸:长8.45米,宽3.7米,高2.93米。
b.动力:迈巴赫HL 230 P45发动机,功率700马力,公路速度可达45千米/小时,越野速度约20千米/小时,续航里程100 - 150千米。
c.武器:配备88毫米KwK 36 L/56火炮,可在千米外击穿盟军坦克装甲,另配有2挺7.92毫米MG34机枪用于近距离防御。
d.装甲:车体前装甲厚100毫米,炮塔前装甲达120毫米,侧面和后部装甲也有80毫米,防护性能出色。
4.性能特点:
a.装甲防护:车体前装甲厚100毫米,炮塔前装甲厚120毫米,能有效抵御当时大多数反坦克武器的攻击。
b.武器装备:主要武器是一门88毫米KwK 36 L/56火炮,发射的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能击穿120毫米厚的垂首装甲,还配备了两挺7.92毫米MG34机枪用于自卫。
c.动力系统:采用迈巴赫HL 210 P45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50马力,公路最大速度为38 - 40千米/小时,越野速度为20 - 25千米/小时,续航里程为110 - 160千米。
5.作战应用:
在库尔斯克会战等战役中,虎式坦克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力给苏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由于其数量相对较少,且机械可靠性问题较多,在战争后期难以扭转德军的颓势。
6.历史影响:
虎式坦克的出现对盟军坦克的设计和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盟军研发更强大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如苏联的IS - 2重型坦克和美国的M26“潘兴”坦克等。它也成为了二战中德国装甲力量的象征,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三,美洲狮装甲车
美洲狮装甲车是德国在二战中使用的轮式装甲车。
1.研发背景:德国一战战败后受凡尔赛条约限制,装甲车等轮式作战车辆的发展得到希特勒青睐。德军在入侵法国和波兰的作战中,发现现有轮式作战车辆存在不足,1940年8月新型装甲汽车项目立项,Sdkfz234装甲车应运而生,Sdkfz234/2“美洲狮”是其装备50mm主炮的衍生型号。
2.服役时间:1943年投入使用,服役至1945年战争结束。
3.生产厂家:底盘由布欣-纽埃汽车公司负责,装甲车身由德意志不锈钢工厂制造,炮塔由戴姆勒-奔驰和希肖船厂提供。
4.制造数量:约101辆。
5.性能参数:车长6.02米,车高2.10米,装甲厚度9-30毫米,装备50毫米KwK39/1式火炮和7.92毫米MG42通用机枪,采用太脱拉103型12缸气冷柴油引擎,公路最高时速90公里,越野时速也相当不错,作战范围公路1000公里、越野600公里。
6.车辆特点:它是所有德国装甲车中火力最强的之一,其50毫米火炮威力强大,可有效对付敌方轻型装甲目标和有生力量。车辆的越野性能极佳,且为了快速机动,前后各有一个驾驶位,后驾驶位便于快速倒车躲避威胁。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美洲狮”成为德军在1944至1945年重要的轮式侦察装甲车,在北非沙漠和东线战场等不同环境下都有不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