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赚的还真是够多的啊~”
只要有了钱,就能在部队里立足,然后进一步发展人脉,最终回到家中和那些正室生的哥哥们争一争,万一赢了呢?
“大佐阁下,营门外有大批记者想要采访您!您看?”
“我们就要开拔了,放他们进来吧~”
一时间各个报社的记者们蜂拥而至,将佐藤武文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
“请问大佐阁下,您觉得此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提问的是《读卖新闻》的记者佐久间康荣,他在全霓虹都有不小的知名度,据说还有不少女粉丝。
“此战我师团英勇奋迅,以堂堂之姿追歼敌军上万人,要说收获,我个人以为乃是在陛下及皇太子殿下的英明指挥下,全师团上下同仇敌忾,不顾伤亡打赢了这至为艰难的一场战役,殊为不易~”
听起来非常的正能量,以至于包括《朝日新闻》在内的各家媒体纷纷点头称是,但却骗不了佐久间康荣的眼睛。
“大佐阁下,我听说贵师团很早就开始出发了,但却在19和20师团之后才抵达,请问这是何故?”
佐藤武文这时才明白眼前这个记者是打算让他当众出丑,哼哼,别说你个小样,就是皇太子殿下亲临我也有我自己的说法。
“请问19和20师团如今何在?”
“啊?这个……”
“让我来回答你的疑问吧!20师团如今仅有数百人生还,师团长净法寺中将先被露西亚军俘虏,之后被薛良阁下所救,基本上需要再次重组了!”
佐久间:“这个……我不太清楚”
“19师团稍好一些,但师团长高岛中将被露西亚军狙击手一枪毙命,全师团阵亡人数过半,请问这位记者先生,是否想说19、20师团才是我帝国中流砥柱,而我第4师团不堪大任?”
佐久间:“不是,大佐阁下,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佐久间:“……”
“我师团令行禁止、进退有度,帮助第2师团固守浦盐港取得了大胜,最后追击露西亚溃军,缴获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而自身伤亡不过百人,请问这位记者先生,如此善战之师,岂容质疑?”
虽然有偷奸耍滑的成分在内,但佐藤武文的回答居然毫无纰漏,让刺头记者一时之间居然无话可说。
佐久间回去后刚想写一篇质疑的文章,就被总编给打过招呼,最后实在迫于无奈,违心地写了一篇歌颂第4师团的文章,但为了讽刺和阴阳,这篇文章的题目被最终改成了《我皇师第西师团战后无伤归来!》
据说本来的标题是写成无敌归来的,但这仅一字之差,却饱含了佐久间内心的无尽嘲讽……
不过佐藤武文才不会去关心一个记者对自己有什么敌意,而是与薛良的“合作”令他十分欣喜。为了防止有什么差池,薛良故意将回扣变现成了黄澄澄的胖头鱼,然后存放在双方都有默契的地方。
“薛良阁下果然言出必行啊~”
当贷款到账后,薛良第一波就给了价值600万元霓虹币的金条,比双方默认的500万还多了100万元。
有时候薛良自己也会私下嘀咕,有第4大阪师团这种货在,对自己究竟是坏处多还是好处更多一些?
自从贷款到账后薛良说话声音都粗了,那零头的400万就留着自己零花好了,剩下的4000万留1000万以备不时之需,3000万拿来搞海军岂不妙哉?
但光有钱了还不行,3000万貌似很多,但其实也就只能造一艘长门那样的战列舰,更何况大夏现在并没有这个技术,即便是去找霓虹买,人家也不会卖,反而会加大对你的戒心。
“日耳曼那边不知道能不能搞点资料?”
可没过几分钟后薛良自己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德子那边根本就不造航母,如果要走战列舰/轻重巡洋舰的路子,那就属于是跟在霓虹的屁股后面比赛,事倍功半。
那指望江南厂呢?最多弄个3千吨的轻巡出来,今后跟霓虹对线也是属于被一炮打爆的命……
至于潜艇,大夏现在除了容锦钢铁以外,连个轴承都造不出来,更别提那玩意了,现阶段能把粗钢和特种钢的质量再提高一些都算他娘的烧高香了。
难道海军就没有别的路子了吗?有了,之前江南厂不是给米利肯造过商船吗?后来以此船型为基础给虞洽卿配了大吨位的远洋商船去澳洲拉矿石,如果把这种几万吨的远洋商船修改一下设计,再提高容锦钢铁的特种钢质量,未必造不出全通甲板的航母啊!
而且这年头的飞机都轻的很,如果有一艘航母是全通甲板再带分流回归的斜角甲板,那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用即将成型的战机上舰去打击霓虹人引以为豪的战列舰!
陆炮上舰是无奈,
战机上舰是狗带,让敌人狗带!
如果这个愿景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对今后霓虹的战列舰编队将会是降维打击,别说什么现在的长门和陆奥,就是大和和武藏那样的超级铁王八也是一发入魂!好吧,一发是不够的,那一百发总行了吧……
“定之,去给我叫宋总办的线!”
陆月峥给新的宋公馆也安好了专线电话,没有找洋人,是首接找的虞洽卿给办的,就连接线员都配了专门的三班次6个人,以确保24小时都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