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空天制霸,我让鹰酱跪听龙吟! > 第6章 研二生破解卡脖子技术,赵博士震惊到语无伦

第6章 研二生破解卡脖子技术,赵博士震惊到语无伦

"进来。"

赵博士正在批改学生论文。

扶了扶眼镜。

抬头露出温和的笑容。

"小苏,有事吗?"

"赵博士,我想向您汇报一下最近的研究成果。"

苏杭深吸一口气。

从背包中取出一份厚厚的打印报告。

报告装订精美。

封面上赫然写着几个字:

"涡轮叶片材料优化方案——龙八专项(核心数据与工艺流程初探)"。

"龙八……"

赵博士那双因为常年伏案而布满血丝的眼睛。

在看到"龙八"二字时,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他接过报告。

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封面。

他本以为是在应付课题作业,随便找找资料,拼凑起来的。

但看到"优化方案"和"核心数据"这样的字眼。

眉梢微挑。

心头涌起一丝诧异。

这可不是一个研二学生能轻易触碰的领域。

赵博士放下手中的红笔。

摘下眼镜。

换上了一副更专业的审视目光。

他开始翻阅。

第一页,概述。

他只是扫了一眼。

第二页,现有材料体系分析。

他开始放慢速度。

这份分析比他看过的所有材料,都要深入很多。

甚至触及了一些内部资料才能掌握的细节。

第三页,问题诊断。

当看到报告中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疲劳失效数据。

以及对晶界析出β相的微观机制时。

赵博士的目光终于凝固了。

报告中那严谨得近乎冷酷的数据分析。

精确到原子层面的材料配比构想。

以及对全新工艺流程,近乎完美的理论推演。

这一切无不显示出超越常理的专业。

这绝对不是一个研二学生,能凭空捏造出来的!

他抬起头。

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惊与狐疑。

手中的报告仿佛有千斤重。

"小苏……"

赵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更多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困惑。

"这些数据,这份理论推导……你、你究竟是从哪里得到的?"

他从事航空材料研究十几年。

见过无数天才。

但从未见过如此精准、如此超前的理论构想。

面对赵博士那双带着审视、挑剔,甚至带着一丝不解与渴望的眸子。

苏杭没有丝毫慌乱。

他深吸一口气。

不是为了平复紧张。

而是为即将掀起的波澜做好准备。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赵博士,这些数据,是我在对龙八战机现有材料体系进行极限推演后。"

"结合一些……材料学构想。"

"通过无数次严密推导和模拟验算得到的。"

他停顿了一下。

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远超年龄的洞悉。

"它虽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现有的理论框架。"

"但绝非空中楼阁。"

"每一个数据和推论,都有严谨的逻辑支撑。"

"极限推演?全新构想?"

赵博士猛地站起身。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对眼前这份完美方案的震撼。

更有对国家几十年困境的痛心。

以及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的专注与谨慎。

"小苏啊!"

他语气急促。

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你可知涡轮叶片的核心材料,那可是卡了我们三十年啊!"

办公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赵博士的声音越来越激动。

那不是针对苏杭的愤怒。

而是对这困境本身的无力与不甘。

"多少院士,多少顶尖实验室。"

"耗费了多少国家资源。"

"砸进去多少真金白银。"

"都没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你一个研二的学生,通过'推演'。"

"就拿出了这种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这……这......"

他紧紧地握着那份报告。

眼神中充满着矛盾。

理智告诉他,这绝不可能。

但报告本身的严谨和完善,又让他无法直接驳斥。

他需要一个解释。

一个能说服自己,说服整个学术界的解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