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宁眉头微蹙,目光在汉帝脸上停留片刻,似在判断他话中的真假。·x_x*n′y!d+..c^o\m¢
汉帝见状,又补充道:“你兄长整日与美人嬉戏,你却连裙子都不敢穿,莫非是怕了?”刘婉宁却只是淡淡的说道:“陛下激将的手段,未免也太过拙劣了些。”激将法被识破,汉帝无奈的说道:“这样吧,你今日只要穿上了这裙子,朕便答应你一个要求,什么要求都行。”少女的眸光微微闪烁:“此话当真?”汉帝信誓旦旦的说道:“君无戏言!”刘婉宁思忖许久,最终还是伸手接过侍女手中的深青色长裙。……片刻后,当刘婉宁再次出现在刘炟面前时,年轻的帝王怔住了。深青色的长裙衬得她肌肤如雪,腰肢纤细,往日束起的青丝此刻柔顺地垂落肩头,仅以一支白玉簪松松挽起。褪去官服的凌厉,此刻的她,竟透出几分久违的温婉。“...很好看。”汉帝刘炟喉结微动,看痴了的他竟不受控制的伸出了手,想要替少女拢一下散落出来的发丝。刘婉宁却面无表情的打落了汉帝伸过来的手,冷淡的问道:“陛下,我们可以出发了吗?”她的语气依旧冰冷,仿佛身上穿的不是长裙,而是另一套官服。·w-e.n·x~u\e!t¨x?t-.*c`o\m.跟随汉帝微服私访,对她来说也只是一件公事罢了,仅此而已。汉帝叹息了一声,方才意识到自已还是错了。穿上长裙,也依旧遮不住这少女身上的锋芒。无论是治国理政,亦或是上马杀敌,她所展现出来的能力都称得上当世之最。她虽是女儿身,却生有一颗男儿心。……马车碾过长安城的青石板,刘婉宁始终保持着僵直的坐姿。汉帝坐在她的身边,只觉得自已身边坐着的是一座冰雕,渗出来的寒意令人忍不住想要发颤。他无奈的说道:“婉宁,我们只是出个宫,至于吗?”刘婉宁的声音如霜雪般清冷:“陛下微服出巡,若遇不测,臣万死难辞其咎。”马车转过西市街角,忽有孩童嬉闹声传来。汉帝刘炟掀开了帘子,看到外面是一群孩子在围着一个小摊,摊位上有个老汉正在用砂石炒栗子,香气扑鼻。那老汉扯着嗓子吆喝道:“辽东的栗子嘞——”马车上的汉帝闻言,轻笑着对身边的少女说道:“你瞧,这栗子还是来自辽东呢。”“假的。\b!i·q¢i¨z*w¨w?.*c^o!m¨”刘婉宁平静的说道,“辽东确实盛产栗子,但想要将栗子从辽东运到洛阳,得从转辽西,之后再转右北平郡、渔阳郡,最后沿太行山东麓一路南下。两千里的路程,只为运一箩筐栗子到洛阳,这卖栗子的老汉显然是在扯谎。”汉帝刘炟闻言一怔,随即失笑道:“不愧是我朝的相国大人,一言便能看破虚妄。”他望着窗外热闹的街景,若有所思的问道:“哪里来的栗子倒是无所谓,婉宁你想吃吗?”“不想。”刘婉宁冷淡的说。她今天的心情很糟糕。她刘婉宁就算是饿死,从马车上跳下去,也不会吃一口栗子!……半刻钟后,有人来到小摊前想买栗子,但卖栗子的老汉却摇了摇头。“今天的栗子,已经被那位姑娘全买下来了。”老汉伸手指向不远处,少女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娴熟的剥开一枚栗子放进嘴里,在她的身旁已经堆起了小山般的栗子壳。她鼓着腮帮的模样像是一只松鼠,旁边的还有一位少年在替她剥栗子。 真香!汉帝忍着笑意问道:“你不是说,你不想吃吗?”刘婉宁嘴里塞满了栗子,闻言一僵,随即瞪向汉帝:“臣这是...替陛下验毒!”“朕也是头一次见到,替朕验毒验到打饱嗝的。”汉帝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下一刻,他便被栗子壳砸了头。远处禁军统领默默转身。相国大人朝陛下扔垃圾什么的,他们可什么都没看见。……日落之前,这场微服私访终于结束了。马车停在了辽东王府的门前,刘婉宁提着裙摆走下了马车。她回头看了一眼车内的汉帝,对方掀开了窗帘,正含笑望着她。“陛下该回宫了。”刘婉宁板着脸说。汉帝笑吟吟的问道:“明日朕让少府庖人们多炒些栗子送过来。”“不必!”刘婉宁甩袖就走,却在台阶上绊了一下。身后传来的闷笑声,更让她加快了步伐。相国大人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失态过!进了王府之后,刘婉宁更是疾步行走,仿佛生怕被人看到她穿裙子的模样。造化弄人,她越是不想,便越会发生什么。走廊里,她与拎着酒壶摇摇晃晃行走的辽东王刘少淮正好撞上了。“小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刘少淮身上带着醉意,可当他看到刘婉宁身上的深青色长裙之后,立刻便清醒了过来,“妹子,你这是?”“不用你管!”刘婉宁面色一沉,将面前的兄长一把推开,气愤的离开。辽东王摸了摸自已的鼻子,看着少女的背影,这飞来横祸让他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怪哉,小妹这是怎么了...”“这是被哪个男人给招惹到了,发了这么大的脾气。”“等会儿?”辽东王刘少淮敏锐的意识到了最为关键的问题。莫非有哪个狗男人想撬走他家小妹?!辽东王府被偷家了?!!……元和二年,二月。这一年,汉帝刘炟欲要东行,前往泰山封禅。他在位期间,继承了世祖光武与明帝留下来的遗产,在刘婉宁这位女相国的辅佐下,大汉国力达到鼎盛。在政治上,尚书台成为了帝国的中枢,帮助汉帝完成了皇权的集中。在军事上,刘婉宁领兵击溃匈奴,帮助大汉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力。大汉在同一时间实现了内部稳定与外部扩张,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是再造大汉以来,帝国最为辉煌的时期。泰山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第一位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嬴政。始皇之后,也仅有两位皇帝曾在泰山封禅,分别是武帝刘彻、世祖光武帝刘秀,唯有功盖千秋的帝王方敢行此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