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烽火淬魂:穿越亮剑之李云龙传奇 > 第105章 火墙

第105章 火墙

舟山群岛最东端的东福山岛上,李云龙举着望远镜的手己经僵了十分钟。/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镜头里,那艘搁浅的日军旧驱逐舰被改装得面目全非——甲板上竖着六门奇怪的发射器,炮管粗得能塞进人头。

"这就是'火墙'?"李云龙低声问身旁的渔民向导。

老渔民陈阿公的皱纹里夹着海风雕刻的沧桑:"李团长,那铁管子喷出来的不是炮弹,是火油罐。上个月试射,烧光了两个岛的树林。"

涨潮的海水开始拍打礁石,带来刺鼻的柴油味。李云龙注意到舰体两侧加装了储油罐,锈蚀的钢板上有新焊的补丁。更令人不安的是,远处海面上还锚泊着三艘类似改装舰。

"旅部急电!"通讯兵猫腰跑来,"敌军在嵊泗列岛也部署了燃烧弹舰!"

返航的渔船上,李云龙盯着海图出神。赵刚用红笔圈出的区域触目惊心——从舟山到嵊泗,近百海里海域都被纳入"火墙"射程,完全封锁了杭州湾出口。^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

"报告!"魏和尚从船舱钻出来,手里拎着个滴水的帆布包,"捞到个宝贝!"包里是台严重锈蚀的无线电,但频率刻度盘上的标记依然清晰:121.5MHz。

赵刚眼睛一亮:"国际遇险频率!敌军用这个协调点火顺序!"

渔船靠岸时,码头上站着个穿补丁衣裳的渔家姑娘,约莫十七八岁,赤脚上还沾着沙粒。"李团长,"她行了个生硬的军礼,"俺叫阿月,爷爷让俺来报信——昨夜北麂山有古怪灯光!"

阿月说的"爷爷"是嵊泗最年长的渔民陈阿公。当夜,李云龙带着侦察排跟随阿月来到北麂山背面的礁石滩。子夜时分,山顶果然亮起三短一长的灯光。

"不是灯塔。"阿月肯定地说,"灯塔是白灯,这是绿的。"她突然按住李云龙举望远镜的手,"别动!海上有回应!"

漆黑的海面上,隐约有微弱的红光闪烁。·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阿月折了根树枝在沙地上画起来:"这是咱们渔民的'星火码',意思是...明晚子时,东风。"

李云龙心头一震——这是敌军在协调燃烧弹齐射时间!

次日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意见分成两派。海军出身的参谋主张调集所有舰艇强攻;张大彪则建议用渔船运载炸药实施自杀攻击。

"都不妥。"李云龙突然指向海图上的潮汐线,"陈阿公说,明晚是大潮,最低潮时那些铁王八会搁浅三小时!"

计划很快制定:魏和尚挑选三十名水性极佳的战士组成"飞鲨队",携带燃烧瓶和炸药,趁涨潮潜伏到敌舰附近;等潮水退去敌舰搁浅时动手。阿月自告奋勇带路,理由是"嵊泗的暗流只有女人记得住"。

行动当晚,月黑风高。魏和尚的"飞鲨队"每人腰缠羊皮气囊,嘴里叼着芦管,像一群海豹般悄无声息地滑入黑沉沉的海水。阿月游在最前面,她脖子上挂的鱼骨项链在黑暗中是唯一的向导。

最危险的时刻发生在接近敌舰时。一艘巡逻艇突然打开探照灯,光束扫过海面。阿月立即发出模仿海豚的咕噜声,"飞鲨队"全体屏息下潜。巡逻艇最近时距离不过二十米,甚至能听见甲板上的咳嗽声。

潮水开始退去时,敌舰像搁浅的鲸鱼般渐渐倾斜。魏和尚小队趁机攀上舰体,用磁铁炸弹固定在燃烧弹发射器基座。有个战士不慎踢落锈蚀的钢板,哨兵立即开枪射击。千钧一发之际,阿月吹响海螺——埋伏在远处的渔船同时点火,制造出佯攻假象!

爆炸准时在凌晨三点响起。六艘改装舰中有西艘燃起冲天大火,燃烧弹被引爆的场面如同火山喷发。但真正的危机才刚开始——未被摧毁的两艘敌舰开始向海岸疯狂喷射火油!

李云龙亲自带队阻击登陆的敌军。海滩上,战士们用浸透海水的棉被构筑临时掩体。最前沿的工事里,机枪手老吴的枪管己经打红,突然一发火油罐正中掩体,火焰瞬间吞没了三人。

"撤退!退到第二防线!"李云龙刚喊出口,就看见阿月抱着个陶罐冲向滩头。少女灵巧地避开子弹,将陶罐扔向敌舰方向。罐体破碎,里面的液体遇水竟然剧烈沸腾——这是陈阿公秘制的"海龙涎",专泼火油!

最终决战发生在黎明前的礁石区。最后那艘敌舰企图逃往外海,却被潮水困在暗礁群中。李云龙带领突击队乘小艇贴近,用抓钩攀上倾斜的甲板。接舷战惨烈异常,有个敌军军官挥舞武士刀连伤三名战士,被魏和尚用渔叉钉在桅杆上。

当红旗终于插上舰桥时,阿月在轮机舱发现了更惊人的东西——整套"火墙计划"的扩展方案,显示敌军在台湾海峡布置了更大规模的燃烧弹阵列!

旭日东升,海面镀上一层金红。李云龙站在满是弹孔的甲板上,望着被烧焦的沿岸树林。"给旅部发报,"他对通讯兵说,"就说海里的火灭了,但南边又起了新火头。"

阿月默默捡起个未爆的燃烧弹残骸,里面的粘稠火油散发着刺鼻气味。她不知道,这个捡弹壳的动作,将改变她的一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