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上尉"西个字让张大彪心头一震——居然真有德国顾问!他连忙赔笑:"是属下心急,想先学习先进装备。"说着掏出包缴获的"骆驼"牌香烟递过去。
或许是洋烟的诱惑,技术军官态度软化。他示范着如何操作喷射器:"燃料罐压力必须保持...点火装置要预热..."突然压低声音,"明天要在冰面测试燃烧效果,你们连要配合。"
返回车队后,张大彪借故支开其他人,用暗语将情报写在烟盒内侧。黄昏时分,这个"烟盒"被伪装成垃圾扔进河滩,顺冰面漂向对岸的芦苇丛——那里有接应的侦察员。
解放军前沿指挥部里,李云龙盯着摊开的淮河地图,手指在临淮关位置重重敲击:"德国喷火器加上迫击炮群,这是要把咱们渡河部队包饺子啊。"
赵刚推了推眼镜:"气象科报告,未来三天持续低温,冰层会加厚到能通行坦克。"
"那就别等三天!"李云龙突然抓起电话,"给我接工兵连!再联系渔民协会的老万!"
寒夜中的淮河像面巨大的镜子。魏和尚带着十二名特战队员,身披白布悄悄滑下东岸。他们脚上绑着渔民特制的"冰爪"——用铁丝缠绕的木板,上面钉着尖钉。
距离对岸百米时,最前面的战士突然举手示意。月光下,冰面上隐约可见数十条细线——那是敌军布设的拌发照明弹引线!
魏和尚摸出把老虎钳,示意队员分散。剪断第三根引线时,峭壁上突然传来哨兵的咳嗽声。所有人立即趴伏不动,有个战士的半边脸都贴在了冰面上。
等哨兵走远,他们继续前进。在距岸边三十米处,魏和尚发现了更大的危机——冰层下悬浮着密密麻麻的金属罐!这些用渔网固定的罐子,显然是装满燃料的燃烧装置。
突击队分成两组。一组继续剪除警报装置,另一组跟着魏和尚攀爬结冰的峭壁。他们用凿冰斧在近乎垂首的冰壁上开凿支点,像壁虎般缓缓上升。
峭壁中部的洞穴里,德军顾问汉斯上尉正在给国军军官演示沙盘:"引爆破冰装置后,火焰会形成三十米宽的隔离带..."突然,洞口的卫兵闷哼倒地。汉斯刚转身,就被魏和尚的飞刀钉穿了手掌!
十分钟后,洞穴里燃起"准许通过"的信号灯。这是给对岸的约定暗号——张大彪的伪装车队己控制西岸仓库!
总攻在黎明前打响。当信号弹升空时,淮河上下游突然漂来数十个燃烧的竹筏!这些竹筏上固定着煤油桶,火焰蹿起五六米高,将整段河面照得如同白昼。
敌军迫击炮群立即开火,却暴露了位置。解放军隐蔽多时的炮兵群进行压制射击,炮弹准确落在冰垒后方。
真正的渡河点选在照明弹盲区。工兵用渔船改装的"破冰车"撞开薄冰区,突击队踩着特制的加长雪橇快速通过。有个班的战士落入冰窟,立即被腰间拴着的绳索拉出——这是跟渔民学的保命招数。
西岸仓库突然爆炸,烈焰吞没了德军火焰喷射器储备。混乱中,张大彪带着伪装成国军的战士反戈一击,夺取了关键制高点。
太阳升起时,淮河西岸飘起红旗。李云龙踩着融化的冰面巡视战场,在汉斯上尉的公文包里发现份完整防御计划。计划上用红笔标注的"最终防线",竟在两百公里外的长江北岸...
河滩上,老渔民万老大正教战士们用渔网制作防滑鞋。看见李云龙过来,老人指着远处说:"李团长,俺家渔船都贡献出来了,等打过长江,可得赔俺新的!"
李云龙大笑:"赔你铁壳的!"转头对赵刚低声道,"给旅部发电报,就说咱们捡到德国造的'烧烤架'了,问问下个菜谱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