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机场的探照灯将跑道照得雪亮。-q+s\b!r,e¢a¨d,.¢c/o+m·李云龙眯起眼睛,看着那架漆成白色的Li-2运输机缓缓滑行过来,机翼上醒目的红星结着冰霜。舱门打开,呼出的白气中走出个熊一样壮实的苏联军官,羊皮帽下的蓝眼睛锐利如鹰。
"李同志?"苏联人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伸出手来,"我是阿尔希波夫少校,北极特别行动组。"
李云龙握住那只戴着手套仍能感觉厚茧的大手,发现对方无名指缺了半截。阿尔希波夫注意到他的目光,咧嘴一笑:"芬兰人干的,白刃战。"
机舱里堆满了极地装备:雪地摩托、毛皮睡袋、特制雪橇...还有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苏联士兵正检查武器。角落里,汉斯医生正和个戴眼镜的苏联科学家激烈讨论,桌上摊着张北极地图。
"情况比想象的严重。"阿尔希波夫指着地图上新标记的十几个红点,"我们的侦察机在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发现异常热源,一周前又有三艘潜艇失踪。"
李云龙展开从哈尔滨带来的海图对比——那些红点与佐藤标注的洋流交汇点高度重合!更令人不安的是,苏联人带来的航拍照片显示,某座冰川上建起了伪装成冰丘的半球形建筑,旁边停着几架改装过的水上飞机。`第′一_看+书¨罔~ ¢庚`薪¢最·全′
"诺里尔斯克基地截获的电文。"阿尔希波夫递过一份解码文件,"日本人称它为'天照站',计划在冬至日发射某种'大气播种装置'。"
汉斯突然插话:"不是播种,是喷射!"他指着照片上一个圆柱体,"这是高空取样器改造的,能把粉末状物质送入平流层!"
李云龙心头一震——如果病毒被送到那个高度,全球大气环流将在数月内将其带到每个角落!
飞行途中,阿尔希波夫展示了行动方案:空降到距离目标30公里的冰原,滑雪潜行,破坏基地供电系统后强攻主实验室。但李云龙注意到方案完全没考虑冰层下的突袭可能。
"北极的冰层有多厚?"他突然问。
苏联科学家推了推眼镜:"平均两米,但裂缝区..."
"够了。"李云龙拿出铅笔在地图上画了条曲折线,"我们从这里下去。"
阿尔希波夫看清他指的位置后瞪大眼睛:"你疯了?这是冰川裂隙!"
"小鬼子肯定也这么想。"李云龙笑了。
极昼的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咸.鱼?看,书- _首!发/李云龙踩着及膝深的积雪,呼出的白气瞬间在眉毛上结霜。身后,特战队员们拉着雪橇艰难前行,魏和尚和张大彪轮流在前面开路。
"停!"王喜奎突然举起拳头。他指向远处雪坡——几个黑点正缓缓移动。"巡逻队,带狼狗的。"
队员们立即披上白布趴下。李云龙通过望远镜观察:五个穿白色伪装服的日军牵着两条阿拉斯加犬,正沿着预设路线巡逻。最奇怪的是他们背上都背着金属箱,天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辐射探测器。"汉斯小声道,"他们在监测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