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行之缓缓吸了口气,下定决心般说道:“好,我明白了。接下来,我会继续与韩立谈判,在不违背我们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尝试作出合理妥协……”几位高层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最终认可了他的计划。
“不过,台长,关于放宽审查的部分务必格外慎重。”刘总叮嘱道,“我们必须始终将社会责任与媒体公信力置于首位,绝不能因一时利益而动摇广深日报的传统立场。”吴行之深以为然,回应道:“我会小心处理。”随后离开会议室。
收到上级指示后,吴行之迅速召集广深日报的核心团队及法律部负责人,着手重新评估与韩立的合作协议。会场内气氛凝重而专注,所有人都清楚此次谈判对公司的重要性,也明白平衡审查权与对方诉求将是关键。
“各位,今日议题是如何在保留我们内容审核权的同时,满足韩立的需求。”吴行之坐在会议桌前,语气温和却坚定,“我们既要让他满意,也不能背弃我们的准则。”会议室里,法务与编辑部门的代表连连点头,这场博弈无疑充满挑战与敏感性。
吴台长,根据我们的约定,广深日报的版权应由我们掌控,韩立团队期望获得完全主导权,尤其在香港地区的运作。您认为能否在此问题上作出调整?法律部负责人李敏率先发问。
吴行之略作沉思,眉头微蹙,“这确实棘手。韩立不愿受审查约束,但我们无法放弃这一权力,毕竟这关乎公司的责任与国家政策导向。我们必须保证内容合规。”
“可若完全不留空间,恐怕会错失合作良机。”编辑部主任周扬附议,“广深日报在香港的影响远不及内地,韩立资源丰富,若不适当让步,可能错失这次机会。”
...
“我懂。”吴行之缓缓点头,“因此,今日议题便是寻求平衡。在保持审查权的基础上,适度妥协,使韩立感到有利可图。”李敏随即翻开文件,开始仔细查阅。
吴行之略作沉思,“若空间再大些,除核心政治、社会类新闻外,其余可适当放宽。韩立能否接受?”
“可以探讨。”
他凝视片刻,“不过尺度不能过大,其他领域需格外谨慎,避免内容偏颇。即便某些话题较敏感,也须确保符合国家政策。”
周扬补充道:“韩立希望拥有最终发布权,但我们仍需保有审核权。或可提出折中方案:提交内容由其先行审阅,我们保留终审决定。如此,双方诉求或可兼顾。”
“可行。拟定草案交我审阅。”吴行之语气温和却坚定,“务必体现我方立场,最好细化条款,明确哪些内容可适度放宽,哪些必须严格审核,务必严谨。”
随着指令下达,会议室气氛骤然紧张。法务部与编辑部负责人迅速行动,着手起草新协议。众人皆知,这份协议将为广深日报开启全新合作契机,而韩立的资金支持尤为关键。时间悄然流逝。
新的协议草案在文件中逐步完善。吴行之起身离开会议桌,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的城市风景。
他知道,这份协议不仅关乎公司利益,更决定着他在此次商业博弈中的得失。
“尽快完成草案,我将亲自审核。”吴行之语气平淡,随后返回座位。周扬和李敏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埋头加快工作。经过一天紧张的商讨与修订,广深日报最终完成合约草案。
尽管周扬和法律团队略显疲惫,但他们明白,这份合约对未来至关重要,尤其涉及与韩立的合作。一旦未能顺利推进,广深日报可能错失重要机遇。
“吴台长,草案己完成。我们己在审查权上寻求最优平衡,其他条款也相应调整。”周扬仔细核查后,略显倦意地走向吴行之。
吴行之接过合约,快速浏览每项内容。他清楚,周扬及团队己竭尽全力,关于审查权的妥协己达极限。放宽了部分报道,特别是文化、娱乐、商业领域,给予韩立更多**
广深日报的核心政治审查仍受公司掌控,此为可接受底线。
“辛苦了。”吴行之合上合约,深深叹息,“这份文件代表了我们最大的让步。”周扬与法律部主管李敏对视一眼,略显忧虑。尽管明白吴行之决策经过深思熟虑,但高层会议上能否获支持仍是未知数。
“谢谢大家的努力,”吴行之继续说,“我将于明早召开高层会商议此事,确认无误后,再与韩立展开第二轮谈判。”周扬点头回应:“吴台长,我们己竭尽全力,接下来交由您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