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分家后,我打猎捕鱼养活一家七口 > 第236章 王长乐作诗

第236章 王长乐作诗

王长乐顺势将空碗倒扣示众,嘴角还沾着酒渍,笑道:“今日不论官职,只论乡谊。¨x*s\c_m?s_w·.?c^o·m+”

说着亲手给主桌其他人续酒,嘴里念叨着喝啊喝啊,别拘束,众人感激涕零,瞧瞧,这才是老百姓爱戴的好官儿,亲自给我们倒酒呢。

王长乐又对众多读书人说着放开了喝,尽管吟诗作对,今夜不醉不归,众人彻底放开,周老板叫来机灵的活计,捧着笔墨过来,宣纸在桌案铺开,有股松烟墨的清香。

秀才们赶忙上前展现学识,龙飞凤舞的大字,真别说,王长乐看着还真不错,自己要是能写出这字儿就好了,也算对得起清兰县学训导的官职。

渐渐地,觥筹交错间拘谨尽消,东边桌上几个老童正摇头晃脑念叨着:“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气氛好不热闹,西窗下两个富商为“螃蟹八足横行天下”的下联争得面红耳赤,后厨飘来些许蒸鲥鱼香气,众人喝着酒,吃着菜,不知谁起了头,竟有人用筷子敲着青瓷碟唱起《牡丹亭》的段子。′2*c′y/x~s\w/.?o`r*g_

富商们眼神羡慕,自己只是大老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远不如身旁的读书人能吟诗作对,字字珠玑,嘴里念叨着让人听着就舒坦。

不知怎么,作诗传到了主桌这边,众人起哄,没办法,刘举人站了起来,老秀才捋着稀疏的胡须,眯眼出题道:“我大秦尚武,北边匈奴连年南下,今日便以抗击匈奴胡人为题,限七言西句,须得写出边关铁血、家国情怀!”

满堂顿时一静,连后厨传菜的伙计都放轻了脚步,刘举人不愧是永安乡唯一的举人,肚子里是真的有墨水,沉吟片刻,忽地将杯中残酒泼在地上,朗声吟道:

金柝声催朔雪寒,

玉门关外血未干。

何当借得长乐箭,

射落天狼挂马鞍!

众人轰然叫好,这诗文写的太有水平了,引经据典啊,金柝出自朔气传金柝,指军中巡夜梆子,天狼典出西北望,射天狼,代指匈奴,而且还用上了双关修辞,长乐箭明指王长乐的箭术通神,又暗含长久安乐的祝愿,血未干既写实战场惨烈,又隐喻功业未竟。

最妙的是后两句,分明暗捧王长乐,这都明摆着了,何当借得长乐箭,射落天狼挂马鞍,要是能有王大人这样的箭术,肯定能射杀匈奴,无往不利!

众人细细品味这诗,暗道真不愧是举人啊,拍马屁能拍到点子上,厉害厉害,王大人肯定心里舒坦,富商们心里叹气,读书的作用具象化了,今晚回家就敦促自己崽子好好念书,将来赴宴也能吹捧上级不是?

有个穿补丁首裰的穷秀才却小声嘀咕:“长乐箭三字是不是落了下乘...”

话还没说完,被旁边人狠狠踩了一脚,你个没眼力劲儿的,今儿个就是为了宴请王大人,可不得吹捧一番么,要不你是秀才,只能坐在下面,人家刘举人二十二岁便能考上,这会儿坐王大人旁边呢!

王长乐心里确实挺舒坦,就连自己也摆脱不了拍马屁,没别的原因,就一个字,爽啊,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明知谁知忠臣,谁是奸臣,仍旧宠信奸佞,不待见忠臣,为啥?不会拍马屁呗!

正用筷子蘸酒在桌上临摹“玉门”二字呢,忽听乡正笑道:“王大人文武双全,何不也赐教一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