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见过这么抠搜的人家,当初咋就跟他家说上亲的?
“各家手艺有长短,他一句做不来掺馅的,你能说啥?左右亲事都退了,该还的也没少还,咱也别计较这么多。”有时候计较多了,累得是自个。
这倒也是,钱翠喜嘀咕幸好腊八粥和粽子不就事,不然,要周家都做了还回来,还不定做成啥样呢。
陈招娣和齐二妮己经进灶房烧火煮粟米粥了,钱翠喜嘀咕罢了,也拿来糕饼送进去蒸上。
大家都饿坏了,孩子们更是,这厢饭一上桌,一个个的捧着碗就喝起来,要不是刚开始还太烫,恨不得一口就喝个精光,把肚子都赶紧撑饱才是。
周家的糕饼虽说没自家做的好吃,但好歹也是粮食,一人分上一个半个的,就着粟米粥吃,也还好。
吃罢饭,歇过一会儿了,陈招娣就问起磨好的米浆咋做。
陈宝双想着周升子那边不知做好没有,正打算去问问,就听得外头有人喊。
出去一看,正是周升子送东西来了。
“哎呀,升子兄弟,这就做好啦?可真是快呐!”她忙迎出去。
周升子笑道:“这不是惦记着你家急着用的,自然赶紧给做好送来才是!秀芹嫂子,你先瞧瞧,看我做的对不对,要是不对,我再给你改改!”
陈宝双点点头,就凑着周升子和他儿子一起扛来的木头架子看起来,又上手空试了试,“对的,就是这样的!升子兄弟你这手艺没得说!”
周升子笑得憨厚,“哪里哪里,做对了就行!”
陈宝双就问价钱。
他也是忙道:“秀芹嫂子,你就一起给个一钱半银就成!”
“那咋好?我可不能叫你白忙活,该咋算要咋算的。”
陈宝双一听就知道他收得少了。
虽然此前没做过这种东西,但要做出这一套东西,花费的木料就差不多打一张长桌子了,她是知道的,打一张桌子精细点的也要两三钱银的。
她这东西出粉槽打孔也费功夫着呢。
木匠出门给人干活一天工钱也是三十文少不了的,周升子这也是至少做了两天做出来的。
陈宝双最不爱占人便宜的。
周升子不由挠挠头,“我不白忙活,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还能多收秀芹嫂子你银钱咋的?帮个忙而己,不当个事。”
他可是心中记着二平哥当初的好的,如今二平哥不在了,难得秀芹嫂子家找他做个东西,他咋能多收那手工钱呢,帮个忙的事,不说那些。
陈宝双知他是个认死理的,好说歹说说得再加了二十文,一共给了他一钱又七十文才作罢。
等周家爷俩走了,钱翠喜几个才凑了上来围着这从没见过的物件看。
“娘,这是干啥用的呀?”
花了小两钱银呢,可不便宜。
不过置这种家什,向来也不便宜就是了,就说后院那碓臼,那也是花了一钱多银子的,都用了好多好多年了。
“做粉用的!”东西有了,陈宝双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做做看了。
当下让陈招娣先把这出粉槽洗洗干净,其他的也擦洗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