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寺距离京城不算太远,约莫十里路,以马车的速度,不到半个时辰便能到了。`小\说/宅_ /已¨发,布`最+新`章·节^
马车稳稳前行,车辙在官道上滚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云灵掀开车帘,还能看见一些早起赶路的行人。
很快,几人来到永宁寺山脚之下,庙会便是在此举行,此时己经辰时末,赶庙会的人陆续而来。
云灵望了望,有身着粗布麻衣的百姓,背着背篓,应当是想趁着庙会买卖一些物件,也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公子小姐在仆从的簇拥下朝着山顶的永宁寺而去。
一边是庄严肃穆的寺庙,一边是充满人间烟火的庙会盛景,瞧着颇有些趣味。
远远的,喧闹声若有若无地飘来,正是李叙昨日所说的热闹。
“快些走吧,小弟。”
转身欲走的少年回身催促,暗沉的肌肤衬着粗布麻衣,双眼是掩不去的明亮,活脱脱一个精神炯炯的庄稼汉子。
谁能想到这是镇远侯世子李叙?催促的模样倒真像带弟弟赶热闹的农家郎。
“知道了。”云灵连忙靠近几步,和大哥贴贴,一会人多起来走散了可不好。
“我们先逛一逛,永宁寺除了香火旺盛,庙中的斋饭更是一绝,午膳我带你去尝尝。”李叙说着率先迈步,朝着热闹的源头走去。,x`x!k~a!n_s`h?u^w?u\.-c*o`m+
“好,大哥永宁寺香火那么旺是因为很灵验吗?”云灵在京城呆了许多年却从没了解过这一方面,看着前方井然有序的场地,云灵对永宁寺的受欢迎程度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
李叙转头看了看正首,正首心领神会上前两步,清了清嗓子道:
“姑、小兄弟有所不知,这永宁寺的灵验之说在京城流传己久,甚至有外地的百姓慕名而来,各方面都十分灵验,不止姻缘子嗣,还有许多人求仕途顺遂、家人安康,达成心愿者不计其数,久而久之,便声名远扬,香火自然也旺了。”
云灵微微点头,还未说话,一旁便有一道中气十足的嗓音插进来。
“是咧,我和我婆娘就是特意赶来的,听说......”见云灵等人将目光转来,中年汉子手指指了指天空,继续说道:“有位贵人年幼时身子孱弱,就是来永宁寺好了的,那位贵人每年都会给寺里捐香火钱还愿哩!”
云灵看了眼李叙,眼睛里只有一个问号,什么贵人?
“大哥好见识。”正首与汉子搭话,临时充当西人小队的外交官。
“一般一般,”中年汉子不太在意地摆了摆手,“我也是和我婆娘打听许久才知道的,今儿个赶了头炷香给我那幺儿祈祈福。¨3^8+看-书′网+ ^更_新_最,全?”
云灵看了看,中年汉子身旁还站了个妇人,妇人怀里抱着着没甚精神的小男孩。
“大哥这么有诚心一定会心想事成的。”
“借你吉言。”
正首和中年汉子攀谈了几句,那汉子便被妇人催促着走了。
见人走远了,云灵凑近李叙,小声问道:“大哥,那人说的是谁呀?”
此事在京城算不得秘闻,李叙低头,也压低嗓音回答:“三。”皇子二子以口型示意。
云灵有些惊讶,原来三皇子是真病弱啊,她还以为是人设呢。
不对,那汉子不是说好了吗?
云灵再次将卡姿兰大眼睛望着李叙,眼神交流。
李叙摇头。
云灵点点头,表示自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