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的人离开后,接下来的日子文希都过得相当的平静。/w?o!s!h!u·c*h_e?n~g,.·c!o*m¨
沈家送来的十担添妆,都是实打实的好物。
除了各式的金银器皿,珍珠玉石,砚台书墨,还有龙凤烛台摆件、铜鎏金卧狮摆件以及让人惊叹的玉山石摆件。
除此之外,沈家还送了不少花梨木制成的小几、箱笼、玫槐椅之类不那么大件却贵重实用的东西。
苏老太太看着这些礼物不免心惊,三丫头外家的添妆如此厚重,苏家说什么也不能给比下去。
苏老太太叫来苏绍云夫妇亲自过问嫁妆的事。
沈氏当初嫁进苏家的嫁妆就很丰厚,不过都己经过去多年,原先落在沈纤云手里又折了一部分,若是原样送到李府,却是不够的。
王氏心里不是滋味,这样还不够?不是还有沈家送来的十担吗?
老太太的心也忒偏了,什么都紧着三姑娘,二房就那点家业,都给她了,来年二公子还要成婚。
那留给文萱、文煜的又还有剩多少?
沈氏原先嫁来时有一百抬嫁妆,现如今满打满算还剩九十抬,算上沈家的十抬,也才与当初的沈氏相当。
苏老太太便说道:“我老婆子出十抬,你们再凑十抬。\s.h′u?q·u?n′d_n¢s..^c,o·m-”
苏二老爷是没有意见的,他本来就打算把沈纤云败掉的十抬补上,眼下却想再添六抬,文希出嫁便有一百二十六抬嫁妆。
等他说出自己的意见后,王氏气得肝疼,却也没有办法。
这些年二老爷的田庄铺子都是他自己找人管着,王氏压根儿就插不上手。
苏老太太便笑笑,她也不过是抛砖引玉,文希这些年跟着她,她的婚事便成了老太太的心事。
现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归宿,说什么也要把人风风光光嫁出去。
又过了些日子,李家便让人送了聘礼过来,全都抬进文希所住的曦棠院,摆满了整个院子,差点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夏荷当着文希的面一一清点,除了各式的金银首饰、珍珠翡翠,还有丝绸锦缎、清酒果酒、三牲鱼虾肉类、以及各种糕饼果茶。
其中一箱甚至装满了银票,足足一万二千两。
文希暗自咋舌,怎么这么多?
她想起李佑林前世娶自己只出了三千两银子,且送的东西还都大打折扣,不讲说摆满院子,只怕连这一半都不到。
文希让人去请了王氏过来,王氏当下便安排下人把一些吃的喝的都抬了出去。/x^g_g~k.s~.~c¢o′m?
至于银票金银之类,则是放到了曦棠院的库房,与文希的嫁妆摆在了一起。
眼看着时间到了腊月初,天寒地冻,曦棠院里的丫鬟们都己经换上厚实的冬袄,文希今日穿了身月白底团花纹的对襟长袄,外系绯红色带兜帽的斗蓬。
李延钧昨儿让霍礼递了信进府,让她去云绣坊看看嫁衣是否合适。
一晃半年时间己过,这半年来除了那次洗三礼,她便未再见到李延钧,但两人的婚事却在如期的向前推进着。
李延钧今儿休沐,却也未到辰初就醒了,他走到窗前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对身后垂立的小厮吩咐道:“把那件墨色的袍子拿过来。”
小厮拿来袍子,便与大氅一起放在了他的面前。
大人不惯旁人伺候,小厮准备好了衣袍就立着看主子穿衣。
李延钧大手抚过墨袍的袖边,两片细长的竹叶呈墨绿色舒展,与袍色倒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