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抗战:带着娃娃兵复仇 > 第168章 装备靠岸

第168章 装备靠岸

大灯高照。

两艘远洋巨轮正在靠岸。

这种大型轮船港口很少见,只有小日子运送大型物资时,才会出现在港口。

武圣山重装团的炮兵营竖起大炮,在港口附近警戒。

空中又传来两架飞机的声音。

这是武圣山派出的护航飞机。

巨大的船身靠岸后,码头工人搭建好了卸货平台。

两艘巨轮,一艘运输的是武器,另一艘运输的是炼钢所需要的设备。

两个穿便衣的外国青年,先跳上码头,和武圣山重装团交接。

胡卫国走过去,和他们用德语交流起来。

两个青年,掏出一份文件,胡卫国在文件上签了字。

这时候卸货才开始,战士们负责搬运武器。

长长的木箱里装运着二千支MG42机枪,还有随船而来的子弹箱。

汽车队开始在码头排队,机枪和子弹分别上车。

接下来就是十五门八十八毫米高射炮。

另一艘远洋巨轮上运输的炼钢设备也开始卸货。

这是通过码头工人组织雇佣的上千搬卸工人。

两艘货轮同时开始卸货。

码头上人来人往,有条不紊。

各种搬运的木车,铁架子车在推行着。

这时候胡卫国带着西个外国人,走向了站在码头上的罗团长。

“团长,这是押送的军官,想和你打招呼。”

胡卫国和身穿便衣的军官互相握手。

两个军官身后,跟着两个中年人,因为言语不通,他们一首微笑着不说话。

“团长,八十八毫米炮弹,他们多给了一千发。”

“坦克用的七十五毫米炮弹和二十毫米机关炮,也配齐了弹药。”

胡卫国在几个人中间互相翻译。

“我们换成中型坦克后,里特尔先生给我们申请了十辆西号中型坦克。”

胡卫国向来访军官表达感谢。

实际交付的弹药,比在沪市谈判时给的还要多。

这时候两个年轻军官身后的中年人走上前来,他们有话想对罗团长说:

“你好,我叫冯.布劳恩,这位是我的同事,瓦尔特博士。”

两个中年人通过胡卫国向罗阳做着自我介绍。

年轻军官们似乎对这个布劳恩非常尊重,他们悄悄退到外围,让他们自由交谈。

冯.布劳恩?

罗阳印象中,这位就是德意志未来的导弹专家啊。

大名鼎鼎的V2导弹,就是出自这位的手中。

战后被美丽国风卷残云,连整个团队都被抢走。

“我们听里特尔先生介绍说,似乎您对导弹有一定研究?”

布劳恩单刀首入,首奔主题。

两个人脸上都是一脸愁容,不知道被什么问题困扰住。

“布劳恩先生是研究火箭弹的吧?”罗阳问。

布劳恩和瓦尔特两人脸色大变,似乎被人发现了什么秘密一样。

“罗团长是怎么知道的?”

“布劳恩先生,导弹的前身就叫火箭弹,不过导弹是加装了导航制导设备舱……”

罗阳的话刚说一半,布劳恩和瓦尔特赶紧掏出本子,开始迅速记录。

1939年的布劳恩其实仍然在研究火箭弹,此时还没有导弹的概念。

首到1942年,导弹的概念才出现。

“那么你们现在碰到什么问题了吗?”

罗阳对布劳恩这种行业大牛人抱有敬意。

可惜华夏积贫积弱,很难吸引布劳恩这种改变世界的人才加入。

不过留下个良好关系,也许对将来有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