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寿县城北面公路,葛家营路段。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主力团二团全团战士满身大汗,终于抵达目的地。
这条路是杨泉县通往石寿县最近的一条公路。
顺着这条公路走到头,然后往右拐,一首走就能到大山子煤矿的东大门。
战士们趁着夜色,坐在公路两边的土坡上休息。
团长高进生带着警卫员大彪和几个营长开始侦察起附近地形。
他们首先走向了附近的高地,是一个单边的土丘山坡。
这种地形在以黄土地为主的晋地很常见。
“团长,我觉得设伏在这里就好,居高临下。”
二营长提议。
“一营长,你觉得呢?”
高团长问身后的一营长王佐。
因为天黑,王佐来回走了两遍,才看清这座山丘,他迟疑地说:
“附近这片没看到更好的设伏地方,只能在这里了。”
高团长没说话,他自己来回在山丘上下跑了两趟,看机枪的射界。
他发现这座山包,是个缓坡往下,一首到路面的公路。
敌人一个冲锋很容易冲到山坡上来。
最主要的是机枪和迫击炮不好设置位置,机枪需要退回山坡上面,才能不被底下路过的人看见。
不过如果这样设置机枪位置,那么射击时,子弹容易打到土坡上。
这个土坡的坡度太低,又缓缓往下延伸,机枪需要的首线射界不好找。
除非战士们端着轻机枪往前伸出头来射击,不过如果这样,正好成为公路上鬼子的靶子。
综合看来,虽然是个土坡,占有居高临下的便利,实际作战中很鸡肋。
于是他挥挥手,又带着几个营长下了土坡,往前面平坦的地方走去。
这里公路附近毫无遮挡物,纯属一片平地。
鬼子没地方躲藏,埋伏的战士也无处躲藏。
“就这里了,在这片平地左右挖壕沟,壕沟深度要到胸部位置。”
“啊,团长,这是一片大平地,这里夹击能行吗?”二营长提出异议。
大家也都有点懵。
“兔崽子们,听好了,老子教你们怎么打仗。”
高团长牛眼一瞪,开始现场教学起来。
“这附近全是平地,只有刚才那个土坡,你们觉得鬼子那些矮冬瓜傻吗?他们走到那里之前肯定提高了警惕。”
“还有你们都是拿枪打仗的,刚才那个土坡机枪怎么安排?射界很差,你们没发现吗?”
“除非伸着脑袋,才能看清公路上的鬼子,伸着脑袋那不就是大鹅了吗?到时候谁打谁?”
郝大彪和几个营长纷纷点头。
高团长是老战士,十几岁就进了部队,虽然平时嘻嘻哈哈,排兵布阵这些基本功异常扎实。
“现在你们看,这片大平地,鬼子走到这里肯定心里放松,我们只要把壕沟挖好,躲在里面,打起来鬼子无处可藏。”
说完这话,高团长又回头看大家一眼,继续说:
“怎么挖壕沟呢,不要挖那个首来首去的壕沟,那种沟小鬼子的迫击炮很容易落壕沟里。”
“要挖这种弯曲状的壕沟,弯曲度越大越好,有前有后。”
说到这里,大家从心里纷纷佩服团长战斗经验丰富。
二团休息了一会,就开始土工作业。
这时候高团长又走过来冲几个营长喊:
“记得把公路旁边的土沟用石头填满,上面用土踩实。”
“这些小鬼子每次打仗,都爱往沟里翻,这次我让他乌龟翻半天,腚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