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忍不住小声嘀咕。
温酒的确拥有一些和她的外貌以及姓名迥异的活泼性格,平日里也蛮戏精的,舍友们都习惯了。
但这会儿看到她又开始独自一人自言自语上了,舍友还是没忍住发问:“怎么了?”
温酒就说:“我说过呀,一些自己没能力的人非要说有能力的人能力不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个有能力的人能力多强的好吧!”
逻辑很清楚。
但是舍友听不明白。
无所谓。
因为温酒也没有想要让舍友明白,她只是单纯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抱怨的话说完之后,又重新进入到了《热气球》的故事当中。
前半部分的剧情来的很及时,因为在评论区舆论风向开始变味之前,大家就有在讨论如梦“梦游”这个技能是怎么一个事儿来的,新篇章就出来解释了,不仅如此,它还留下了新的悬念——如梦收集梦法力量是为了什么?
一个合格的创作者,哪怕是想要减轻大家看连载的痛苦,那也不可能完全不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悬念的。
哪怕祝之满想要克制自己留下悬念的欲望,也会克制失败。
毕竟这己经成为创作惯性了,解释一下就是画着画着自然就画到了这个情节,创作逻辑就是这样告诉祝之满创作方向的,她很遵从自己的思想,所以悬念还是得留的。
效果也很好!
立马就开始有了这个方向的讨论。
这个剧情也成功让温酒对如梦这个角色的认知更加清晰了,在《梦游少女》的世界里,主角终于从摄像头脱胎而出,有了自己的故事线索,而不是永远做别人的故事里的工具人。
漫画的完整度一下就有了保证!
不仅如此。
《热气球》的后半部分也是肉眼可见的优秀!
祝之满到底还是后世重生回来的,或许在目前她的生活学习日常当中,还没有体现出什么重生的好处来,但客观现实就是客观现实,尤其是重生这种关键事件的客观现实,对人以及人正在进行的动作,肯定是有影响的。
这种影响体现在作品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思想观念的先进性。
就比如说《热气球》,这个故事的核心还是“自我”,小鱼其实是一个拥有自我的孩子,但因为生病和懂事,她把自己的自我先藏起来了。
到这里,其实也还一般。
但《热气球》它稍微突破了一点点其他的追求“自我”的作品的界限,它讲亲情很重要,友情很重要,恩情也很重要,父母、朋友还有陌生人的关心都值得感谢,但这些都比不过“自我”。
甚至连生命也比不过“自我”。
最后的这个点表达得比较隐晦一点,或者说,它表达得比较中间地带,代表了祝之满个人观念的左右摇摆。
祝之满有的时候觉得自我很重要,没有自我的人和死了也没区别,但有的时候还是觉得生命更重要,毕竟人活着就一个活着,如果不活着就什么都没了。
创作者的思想就这样影响着作品。
现在可很少有表达得这么大胆的作品,哪怕最后一点关于生命的博弈一般人很难看出来,那亲情和自我的对比就是摆在明面上的,光是这点就足够领先这个时代思想一大步了。
除了《热气球》,还有《生世》,先反对通过真实的虐女达到虚假的虐男效果,再减轻爱情在一个人人生里得重量,最后加重自身的价值,让予妍实现重生。
就和现在的好多作品宣传的爱情至上观点很不一样啊!
妖艳贱货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梦游》就这样另辟蹊径地闯入了好多人的视野当中。
温酒没有思考这么多,她看完就只觉得:好看!
【酒酒:这种淡淡的刀子感真是令人着迷啊。】
没错。
《热气球》后半部分,小鱼的梦境部分,画得真的很童话,如梦尽力用小鱼的视角去构建出了这个不断扩大的梦境世界,所以尽量地往童趣地方向奔跑了。
当然,如梦不是真正的小鱼,她构建的童话世界还是有破绽的,这点破绽只会让看漫画的“大人们”会心一笑,并不会引起反感。
可读者不会忘记的,在如梦进入到小鱼的梦境前,先是在医院看到小鱼的。
前景提要在大家看漫画的时候如影随形,于是再怎么美好的场景都摆脱不了悲伤的情绪了。
有的人吃这一套!
温酒就超爱!
当然,她也没有忘记切出这个网页页面,找到罗叶的QQ,给对方发了《热气球》的链接。
然后得意洋洋。
【酒酒:我说什么来着!我们中学生满只是没有时间,不是没有良心!你们一个个的!】
罗叶也是家庭条件不错的人群之一,她也是配了笔记本电脑来上学的,她和温酒不同,一首都是高强度使用电脑的——除了看漫画外,她还有很多爱好,比如追星、追剧、追小说。
这么高强度,自然而然,温酒给她发的消息,她下一秒就看到了。
长时间泡在互联网上的人地区更容易被网上的言论影响到自己的思考,罗叶觉得那些说【竹枝满】其实就是玩票性质或者是带有预谋地更新免费漫画的言论很有道理,她还有好多花花世界要去闯荡,在认知到可能等不到自己想要的更新的时候,干脆就放弃等待。
所以,哪怕她比温酒上网的时间长,也没有温酒这么第一时间看到更新。
并且在温酒发过来链接的时候,脸稍微有点点疼。
【叶子圆圆:OTZ】
有点害臊,但是想到《梦游》之前两个自己依然记忆尤新的篇章,罗叶还是迫不及待地点开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