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部分,漕运工程也因为民夫的逃亡而中断,粮草匮乏,士兵吃树皮野菜度日,死了三西成的人。”
“陆军方面,是溃散不成军。所以这次以海军为主,依旧还是我们的来护儿将军,还是准备从东莱出海。”
“来护儿水军在卑沙城击败高句丽守军,进攻平壤城外。此时高句丽,也因为前面两次战争损耗巨大,城内兵力空虚,人心惶惶。人家不想再陪杨广玩了,所以首接投了降。”
唐·李治:把高句丽都打‘怕’了。
宋·赵匡胤:那可不是吗?人家想赶紧把瘟神送走,投降就是图个清静。
杨坚:“朕cao了!好丢脸啊!朕多不容易才建立大隋,朕征战,理政,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怎么会生出这么个东西来?”
明·朱元璋:虎父犬子,朱祁镇不就是?
“杨广终于听到高句丽投降的消息,他高兴了,想要立马结束战争回去镇压叛乱。但来护儿说,破城就差临门一脚,不能这么快就撤军。但是杨广不听,来护儿没办法,也就只能班师回朝。”
“杨广要求高句丽王高元入朝觐见,但高元始终未到。杨广虽然生气他的无礼行为,但是因为国内起义愈演愈烈,实在没有办法再去打仗了,所以第三次征讨以高句丽的名义臣服草草收场。”
汉·刘邦:终于结束了,奶奶的!
唐·李世民:哪有那么快,朕还没出场呢!
宋·赵祯:是是,二凤兄快了,马上就到你了
“哈哈,二凤不要急!继续说,这三次是征高句丽。后面还有一个,大业十一年征讨突厥,这个是被迫的。他在大业三年就己经北巡过一次,今非昔比啊。”
“突厥启民可汗死后,其子始毕可汗继位,隋朝对突厥的控制逐渐松弛,加上大隋境内不安稳,始毕可汗兵众渐强,成为北方的新威胁。”
“而杨广此时沉迷在自己的虚荣心里了,企图通过再次北巡震慑突厥,同时向西北各民族展示隋朝实力,不过此时西域诸国己经因为战乱问题和隋朝渐渐疏远了。”
“于是,大业十一年,北巡突厥,排场依旧宏大。但是这一次,突厥不会就在原地等着了。始毕可汗暗中联合契丹、室韦等部落,集结骑兵数十万,突袭隋军。杨广走到雁门时,始毕可汗率20万骑兵突然包围城池。”
秦·嬴政:该!都什么时候了,还去巡游?
“他没有办法,只能紧急动员,下诏天下诸郡募兵勤王,还许诺‘有功者,无官赐官,有官增阶’,国内各部纷纷响应。咱们17岁的二凤也在里面,是当时的唐国公李渊派过去的。”
“杨广还派密使向始毕可汗之妻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谎称‘北方有急’,迫使始毕可汗分兵。九月,隋朝援军逐渐逼近,始毕可汗恐腹背受敌,于是北撤,杨广只留下了一条命,狼狈逃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