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将领崔乾祐驻扎陕郡,隐蔽军队,只布置了一点弱兵来引诱哥舒翰。.g¨u`g_e?b.o?o·k?.,c_o?m.李隆基知道了,下召命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上奏说安禄山这是在用计,我们应当坚守,不能轻率出关。”
“史思明一方也没有闲着,常山被攻破后,河北全境被占,李光弼从太原东进攻,收复了常山。天宝十五年,郭子仪率军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起击败史思明军队,平定藁城。又南攻赵郡,斩杀叛军任命的伪太守,之后回军常山。”
“他们两人很厉害,史思明败后又集结了数万兵马,再次被败。安禄山增兵援助史思明,也不管用,还是败在唐军手里。史思明逃往博陵。”
唐?李世民:原来史思明在这!败的甚得朕心!郭子仪,李光弼好样的!
“安禄山杀人如麻,所到之处人人都恨他,再加上郭子仪李光弼的军队连打胜仗,自己也开始后悔了,准备回到幽州固守。但这时候杨国忠因为和哥舒翰有嫌隙,怕哥舒翰算计自己,就劝李隆基让哥舒翰出兵收复陕西洛阳。”
“李隆基听了,派人催促哥舒翰出关,使者一个接一个,哥舒翰被逼的没有办法,哭着率军出关,在灵宝之战中因为地形不利,叛军突围,惨败,几乎全军覆没。~x+i_a.o^s¢h¢u^o/c,m-s?.*n.e¢t′哥舒翰被俘。之后安庆绪兵败逃亡时,将其杀害。”
宋?赵祯: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安禄山早就退兵了!
唐?李世民:安史之乱本来很快就可以平定的!就按封高二将的策略来!大唐对不起三位将军啊!
汉?刘启:结果居然打了七八年!那个李隆基,你不会打仗就不要去给将军下命令。还有,你是陷在杨家的怀抱里了吗?这么信任你的大舅哥!?你难道看不出来他是个什么玩意儿吗?这种军国大事也听他的。
唐?李隆基:这个问题我可以不回答吗?
武周?武则天:你不说朕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前面想搞平衡,弄死李林甫。后面君王不早朝,也就觉得杨国忠还有点用处的,用来制衡太子。结果高估自己,也低估了杨国忠的贪婪。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唐?李治:媚娘说的对,你不是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你只是太高看你自己的制衡能力了。害死了三位大将!
徐白:“唉,潼关失守,长安也就失守了。\看+书/屋+ ′更!新¢最/全_李隆基这下彻底慌了。带着妃嫔皇子皇孙公主,还有杨国忠,陈玄礼,魏方进等人,还有近侍差不多3000人,凌晨从延秋门出逃去蜀地避难。”
“逃亡队伍混乱,沿途百姓饥饿困苦,禁军士兵疲惫不堪,对杨氏兄妹的怨恨逐渐累积。杨国忠长期专权贪污,安禄山起兵又是打着灭杨国忠的旗号。士兵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即刻就要爆发。”
“逃亡队伍在马嵬坡休整,禁军统领陈玄礼暗中授意士兵行动。士兵趁着吐蕃使者在和杨国忠说话的时候,高呼杨国忠谋反,随即就有人射箭。”
“杨国忠中箭之后一路逃亡,被士兵追着砍杀,尸体被肢解,头颅被悬挂在枪上示众。随后杨家的其他人也被追兵杀死。杨氏几乎灭门。”
唐?李世民:终于死了!再不死朕的风疾就要被气出来了!好不容易让孙神医控制好的病情,又加重了。
唐·李丽质:阿耶你快吃药!
“陈玄礼,高力士等人请求李隆基保军心安定,诛杀杨贵妃。李隆基不愿,给杨贵妃求情,说她久居深宫,与杨国忠谋反无关。但是众怒难平,李隆基无奈,命高力士将杨玉环缢杀。杨玉环最终还是做了政治的牺牲品。”
唐?李琩:唉,她本来和我可以度过一生。或许就能免了这场灾祸。也不会被人骂是红颜祸水,祸国妖妃了。
明?朱瞻基:怎么说呢?虽然战事与她无关,但是杨家崛起跟她有关。虽然命运不能由她自己做主,但是杨贵妃终究也还是享受到了贵妃名号带来的所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