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李信:最烦这种打仗的时候拖后题的!
宋?赵匡胤:两个张浚?
“是的,虽然名字相似,但是两人截然不同。这位枢密使张浚,是主战派,虽然有失利,但是立场坚定。前面提到的那个平定匪患的张俊,早期抗金有功,后期参与陷害岳飞,是议合派代表,在岳王庙里跟秦桧跪在一起。”
张俊:......我也遗臭万年了,原来跪着的是我
宋?张浚:本人张浚,洗清嫌疑!
宋?赵匡胤:朕一开始还以为他是那个好的张浚,认错人了!
“绍兴五年,金太宗去世,金国内部需要稳定,暂时放弃了对南宋的进攻。宋金议和。虽然没有正式签订协议,但是双方都在试探。不过这时候,秦桧外放,主战派还是处于上风的。”
宋?赵匡义:唉后代不争气,终是给各位将军拖后腿了,这多好的局面!
“绍兴六年,伪齐在金军支持下进攻南宋。当时宰相张浚制定了分兵北伐的计划,命岳飞北上,韩世忠东路,刘光世西路,三路合击。”
“第一阶段,突破中线,收复河南西部。岳飞主力从鄂州出发,分东西两路。东路以牛皋为先锋,击败伪齐将领薛亨,俘虏数千人。西路由王贵、郝晸率领。
8月虢州收复,缴获大量粮草。然后西进陕西,派李道进攻商州,九月收复商州全境。部将杨再兴深入敌后,在西京附近的长水县击败伪齐军,长水收复。”
“第二阶段,进军洛阳。王贵部队进攻伊阳,牛皋部队攻克汝州。伪齐方为之震动。”
唐·李靖:杨再兴很猛欸
宋·杨再兴:嘿嘿,打仗嘛,就应该这样!
宋·赵祯:有这样的将军,大宋何愁不兴!
明·徐达:唉!
汉·刘彻:明朝人在叹气,朕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
明·于谦:是的
宋·赵匡胤:另外两路呢?
“赵构最忌惮的就是岳飞‘首抵黄龙府,迎回二圣’的口号,担心徽钦二帝若返,自己皇位难保,在北伐的时候就不断暗示宋军暂缓进攻。多次下诏提醒岳飞‘不可孤军深入’,尤其是担心岳飞方远离后方补给线。对其他将领也是如此。”
宋·赵佶:逆子!你这就把你爹你娘你兄弟姐妹都忘了吗?!
宋·赵匡胤:你tm重点在这!?
“刘光世坐拥淮西重兵,以‘部将未训’为由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进军开封城以西,赵构仅仅只是责问,没有严令刘光世部队进军,导致战时失利。”
“韩世忠也是如此。他己经攻克了泗州,有了不小的进展,但是赵构担心深入之后,金军可能会南下来攻宋廷,急忙令他班师守江,韩世忠被迫撤退,没有牵制金军主力。三路大军,只有岳飞成功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