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 第74章 赈灾 比了个心。

第74章 赈灾 比了个心。

第74章赈灾比了个心。_k?a.n?s_h`u,p¨u\.*c~o·m¨

秦宁坐在木凳上,双手环胸,目光幽幽,在昏暗的灯光下更显黑亮,他问:“相公,你刚才去哪了?”

这时的沈新大脑飞速运转,在坦白和撒谎之间不断摇摆,最后选择了实话实说,“刚刚是去见了冯大青他们三个,就是之前咱们在县里第一天摆摊来收保护费的三个人。”

“相公去见了暴民?”秦宁瞪大了眼睛。

沈新急忙解释道:“他们也参与了县城暴乱,但是和之前那波人不一样,这几个人比较质朴,想自卖为奴来躲过这劫。”

见秦宁皱着的眉头微松,沈新试探性地往秦宁那边挪了挪,“我想着,免费的劳动力不要白不要,就答应了。”

不等秦宁问,他便一股脑地往下说:“这几个人不好在人前出现,我让他们躲去大窝山你之前跟我说的山洞里了,我每日避着点人给他们送饭食。”

他原以为沈新找到他只是巧合,现在看来并不是,秦宁沉默了好一会儿,问:“相公,是不是因为他们知道了我被那群人抓了的事,以此来威胁你?”

“不是。”沈新犹豫好一会儿,担心秦宁怕自己,还是选择没说他杀了那些人,他选择隐瞒部分事实。

“当日是他们提供了确定线索,我才能找到你,他们对我们来说有过恩情,所以我决定帮一帮。”

如果不是因为他,相公也不会跟这些人扯上关系,秦宁内心自责,也不说出来徒增烦忧,只说:“明白了,相公做的对,天色晚了,洗澡睡觉吧。”

刚洗过澡的秦宁像水蜜桃一样水润润的,沈新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颊,答应下来,“好。”

上京的二月已然回暖,和煦的阳光一缕一缕照耀在琉璃瓦上,熠熠生辉。

金銮大殿庄严肃穆,朱红柱子交错立在其中,和金色的龙椅遥相辉映。

往日安静的能听见回音的大殿今日却因为南江知府的一份奏折炸开了锅。

南江府知府奏折上书,以会阳县为首的五个县发生了严重的雪灾,积雪厚达尺余,道路阻断,还有暴民作乱,恳请圣上垂怜,赈灾拨粮,以解百姓饥寒困顿之苦。

户部,工部,吏部往日稳成持重的大臣们为了人员调配,赈灾银子吵个不停。

“灾情涉及五个县,你们户部至少要拨灾款二十万两白银才够灾后重建,以慰灾民。”

“雪灾对道路房屋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伤,更何况春耕已经开始,为了不延误乡村耕种时间,吏部才是应该多多加派人手去灾地重建事宜。”

“刁民犯上作乱,应当严加惩戒警醒世人。”

燕景帝眼里闪过一抹厌烦,吵吵闹闹没完没了,延误他清修时间,他大手一挥,冕冠上的珠帘随之晃动,“户部立即拨付白银十万两,以助南江府赈济灾民,瑞王全权监督此事,封陆正清为钦差大臣,带领吏部四个官员护送赈灾银并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儿臣领旨。”身穿紫色长袍的瑞王利落地答应下来。

“臣领旨。”陆正清紧随其后。

“臣等领旨。”诸位大臣个个都是人精,知道圣上这是不耐烦了,赶紧答应下来。

燕景帝眼神一瞥,右侧的太监总管立马会意,尖利的嗓音响彻大殿,“退朝。”

瑞王回到府中径直进了临安苑,秦安安听到动静迎了出来,眼含笑意:“王爷今日下朝好晚,鸽子汤都放凉了。”

“辛苦了。”燕临川嘴角轻勾,自然而然地和秦安安说了地方发生雪灾的事。

秦安安皱了皱眉,叹了一口气:“天降灾祸不可避免,就是可怜了那些受苦的人,我想捐一千两银子给这些受难的县城,权当一番心意。`h/u~l¨i*a!n^b!o′o-k?.^c+o_m-”

燕临川坐在长椅上,温柔地说:“安安最是良善。”

秦安安笑了笑,试探着问:“不知这次赈灾最后定了哪位王爷去?”

燕临川说:“现如今灾情情况未知,皇子身份尊贵,怎么能去那种地方。这次父皇指定的是从四品太常卿,陆正清,封他为钦差大臣前去赈灾。”

大燕开朝以来,还从没有皇子去地方赈灾的先例。

秦安安心底松了一口气,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王爷去了死了怎么办?这年头寡夫可太难当了。

“听闻陆大人为人公正,廉洁奉公,想必不会出什么差错。”

燕临川喝完鸽子汤,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还有的忙,午饭就不要等我了。”

等人走后,秦安安脸上的笑淡了下来,他看向立在一侧的侍从云寒,问:“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在相府见到七巧板时,他就意识到有和他一样的人过来了,当日便派了人去往南江府一探究竟。

不知道穿过来的有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会哪些东西,有没有野心,不把这些弄清楚了,秦安安心底总有些不放心。

未雨绸缪总不会出错,他这才派了人去打探一番。

云寒行了一个万福礼,嗓音清冷,“回禀郎君,南江府下了大雪,路被阻断了,

秦安安心里轻骂了一句,真是废物。

面上不显,他皱了皱眉,“算了,冰天雪地,不易行走,等路通了尽快把结果报上来。”

“是。”云寒福了福礼。

瑞王动作极快,当天上午就施压户部尚书下发银子,受秦安安启发,他又鼓动各个世家大族,当朝权贵给南江府受灾地方捐银子,美其名曰尽一份心力。

当今圣上幼年孱弱,继位后便痴迷于道教的炼丹术,以求长生不老,导致膝下子嗣凋零,成年皇子仅有已经封王的三皇子燕临川,五皇子燕浩熙和八皇子煜煊。

瑞王作为唯一一个成年又封王的皇子,还娶了丞相府的哥儿,身份更是贵重了几分。

各个权贵自然不会太拂他的面子,最不济的人家也象征性的捐了一千两白银,最后燕临川募捐到了三万两白银。

加上国库的十万两白银,一共十三万两白银,又由司天监选定了一个良辰吉日。

二月初八,陆正清携赈灾使,安抚使,监察使,加上一都禁军百名护卫,浩浩荡荡地从京畿重地往南江府出发。

上京的诡谲密云种种动作,和小小的南溪村并不相关,时间如水,缓缓而逝,这几日的沈新除了黏着秦宁,还是黏着秦宁。

趁着沈新去大窝山送饭,秦宁好不容易独自待了一会儿,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微蹙的眉头把他内心的苦恼一展而尽,相公这几日好黏人,他做活都比以往慢上好多,得好好想想办法。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三毛悄里悄声地跑过来了,看着哥哥红肿的嘴唇,他攥起小拳头,盯着秦宁瞧了一会儿,才一脸气愤地跟秦宁说:“哥哥,大哥竟然敢欺负你,你放心,等我长大了一定给大哥好看,给你出气。”

秦宁眼里的迷茫一闪而过,他认真地阐述事实:“你大哥没有欺负我。”

三毛瘪了瘪嘴,眼泪在眼圈打转:“他把你的嘴巴都咬肿了,而且我看见你明明都快哭了,他也不放手,还咬着你。”

“我看的真真的,大哥是坏人。”

相公临走前亲了他一会儿,被三毛看到了,秦宁的脑袋“嗡”了一下,脸“唰”一下全红了。*¢第÷{一%1?看?书<×网}? ?~已¨¢发>布?最e@新?章×节:

他内心慌张,语无伦次又羞于启齿,完全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无措地看着不断说话的三毛。

三毛拍了拍小胸脯,“哥哥,你放心,我永远站在你这边。”

他得意一笑,“我现在年纪小,咱们还得靠他,等我长大了他老了,我帮你修理他。”

秦宁看着三毛后面突然出现的沈新,给三毛打了个眼色,示意他别说话了,三毛不解其意,瞪着两只天真的眼睛问:“哥哥,你眼睛疼吗?我给你吹吹。”

这时,沈新突然出声:“你想怎么修理我?”

三毛被突然出现的沈新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说话也结结巴巴起来,“大…大哥,你怎么回来了?”

“我不回来还不知道你还存了这么灵活的小心思。”沈新玩味一笑。

“说,你想怎么修理我?我听听。”沈新又重复了一遍。

“不不不。”三毛眼珠一转,直接否认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还是小孩子,更不能承认。

沈新手指向外面的院墙,说:“去那好好站着,仔细思考思考原因。”

三毛苦着一张脸,求救似的看向秦宁,秦宁微一偏头,选择了不说话。

三毛确实有一点点需要被教育。

等人走后,沈新上前牵住秦宁的手,低头解释道:“我们是在谈恋爱,做些亲密的事情也无可厚非,他们就是见识太少,才大惊小怪的。”

秦宁挣扎了半天也没挣扎开,索性放弃了,另一只手捏了捏衣摆:“以后我们晚上做这些事好不好?”

“好。”沈新怕他觉得自己不够端庄守礼,只得答应下来,他暗自磨了磨牙,在心里又给三毛记了几笔。

小孩子话太多,多半是课业太少的缘故,三毛也到了读书年纪了,四书五经赶紧给他安排上。

二毛和古墨书刚刚一直在厢房练字,两人刚出来,迎面便看见了正在罚站的三毛,他们面面相觑,一齐走到三毛旁边问:“你又做什么事情了?”

三毛最是调皮,是三个人中犯错误最高的。

三毛老气横秋道:“我就是说大哥坏话,让他本人听到了。”

古墨书连忙问:“你说什么了?”

他得记下来,以后不说这些话。

三毛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古墨书同情地看了三毛一眼,忍不住吐槽:“你还真是画了好大一张饼,等你长大至少得十年了,那这期间东家欺负二东家怎么办。”

“而且那也不是欺负…”后面的声音小的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二毛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说:“那是大哥和哥哥的夫夫情趣,你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冲过去,下次能不能动动脑子想一想。”

三毛迷茫地看了二毛一眼,问:“什么是夫夫情趣?”

二毛想了想以前娘跟他说的话,回道:“就是他们常常呆在一起,咱们就会有侄子了的意思。”

古墨书连连点头,三毛眼睛微亮。

沈新走过来,三个孩子立马分开,站成一排,安静如鸡。

他看向装鹌鹑的三毛,问:“你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吗?”

“知道了。”三毛乖乖点头,“我不该没弄清楚事实就冲动行事,也不该打扰大哥和哥哥造侄子。”

沈新一噎,也不好解释自己和秦宁没在造娃,只得避开了话题,说:“若是我真的伤害了你哥哥,你要等十年才能帮他报仇?那这十年你哥哥怎么办?硬生生扛着?”

三毛陷入苦思冥想,他摇摇头,实话实说道:“可是我打不过大哥啊。”

还挺有自知之明,沈新心里失笑,他循循善诱道:“除了打架还有什么方式能解决问题?你看我什么时候用打架解决问题了。”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要学会动脑,学会智取。”

二毛一脸认真,若有所思,三毛清澈的眼睛眨了眨,“明白了。”

“大哥,你快去找哥哥吧。”

我想要白白嫩嫩的小侄子。

沈新怀疑地瞧了赶他走,总觉得这孩子没想什么好事,“你在这站够两刻钟,好好想想。”

秦宁正在书桌前练习写字,沈新走到他旁边,遇到困难时,手把手教一教,嘴一个就当报酬了。

这也是近几日沈新新开发的项目。

托沈新的福,秦宁写字的姿势越来越标准,字有了飞跃的进步,由狗爪变成鸡爪了。

沈新也在准备过几日去县城要给夫子看的文章。

天空不再飘雪,气温开始回暖,积雪不断消融,村子和村子之间的路也好走了,困了一个冬天,走亲戚变得时兴起来,一时之间,南溪村充满了欢声笑语,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不能种地,村里人闲了下来,秦宁偶尔会扎在村子的石凳上,和大家一起闲谈,听各家夫妻,夫夫之间的相处之道。

这日,沈新把秦宁送到村里闲聊的地方,在一众打趣声中去了县城。

他打算去县城采购一些家里的生活用品和吃食,还要去学舍问问入学情况,也不知道这次暴乱学舍有没有受影响。

县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干涸的血迹没有留存很久,被积雪化成的雨冲刷的干净。

城墙小巷偶然一瞥,也能看到凹凸不平的痕迹。

杀死人类自己的,从来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沈新去五福斋买了几样点心,提着去了北街。

北街似乎比以往更安静了,沈新走到青云巷学舍,朱红色的大门有些许褪色,香樟树冠枝叶繁茂,些许绿色更显得生机勃勃。

开门的依然是之前的老伯,沈新笑呵呵地问:“请问学舍的刘夫子在吗?”

县城的学舍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是县令,实际上是由县丞负责。

刘夫子教过原身几年,也算是有几分师徒情谊,从他那了解情况最为合适。

“不在。”老伯摇了摇头,“他家在东十二区织丝巷5号,你去那找他吧。”

沈新感激一笑,拿了两块糕点递给老伯,“谢谢老伯。”

刘夫子的家不算大,只有刘夫子和他夫郎两个人,几个月不见,刘夫子看上去苍老不少,鬓角已然全白,刘夫子见到沈新很是意外。

沈新立马说明来意,把糕点放在一旁,双手递过文章,说:“夫子,这是我近几日写的文章,您看看如何?”

刘夫子对沈新好学的态度很是满意,他郑重地接过文章,稍稍□□,和他的夫郎一起仔细看了起来。

沈新一共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应试的八股文,一篇是时政策论。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刘夫子看完了文章,擡头时已满是笑意,“几个月不见,你的文章简直有了质的飞跃,不愧是望江县近十年最年轻的童生。”

沈新谦虚道:“夫子教得好,不过是厚积薄发。”

两张薄薄的纸,刘夫子小心地摩挲了好几下,他轻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好文章,可惜我已经从书院离开了,不然倒是可以再教出一名秀才了。”

“你拿着我的牌子去县衙,当面把文章呈给县丞大人,想必他也很乐意收一个秀才苗子入学舍。”

“多谢夫子。”沈新站起来弯腰作揖道。

刘夫子看清了沈新的欲言又止,他笑了一下:“冬天生了一场大病,无力承担高强度的授课了,所以离开了学舍。”

沈新宽慰道:“夫子可以多去乡村走走,那里风景宜人,兴许对身体有好处,弟子在南溪村有间瓦房,很适合休养,夫子有需要随时来找我。”

“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不说已经看淡了生死,也可以平常心对待死亡了。”

就在这时,他看向他的夫郎,“就是会独留你一人,实在愧对。”

他夫郎朝他展颜一笑,“生死有命,你先去探探路,我也好走一点。”

沈新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恩爱的夫夫,他有些想秦宁了。

他也想秀恩爱。

沈新不好多待,略略坐坐便去了县衙,递了牌子,顺利见到了刘县丞。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刘县丞便专心看起文章,又考校了沈新几个问题。

沈新一一作答,县丞的脸色很是满意,他捋了捋胡须,在书案上洋洋洒洒写了一页纸,递给沈新说:“二月十五学舍开学,你拿着这个进去找吴夫子就行了。”

若是不出差错,等今年过了府试和院试,这位沈童生便是秀才了。

今年望江县灾情严重,政绩考核一定不好看,若是能出个秀才也是教化有功,将将补过。

“多谢县丞大人。”沈新再次弯腰作揖。

十八岁的秀才,人又不卑不亢,想必举人也是他囊中之物了,想到这,刘县丞内心微动,问:“你可曾婚配?”

沈新心中一凛,吐字清晰道:“小生已经娶夫,和夫郎恩爱非常。”

刘县丞眼里的遗憾一闪而过,可惜了这么个好苗子,居然早就成婚了,他只得说:“自古成家立业缺一不可,如今既以娶亲,就专注立业吧。”

沈新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位县城没有拉郎配,他拱了拱手:“谨遵县丞大人教诲。”

搞定读书一事,沈新心里的石头放下大半,转道去采购家里缺的东西了。

沿街的杂货铺,卖的油盐酱醋都是限量购买,价格也涨了不少,几乎是之前的一倍,沈新稍稍买了些够用就行。

卖农具和种子的店铺里,人挤人,肩碰肩,嗓门对嗓门,让人挪不动脚,沈新本不想进去,但想到家里耕种什么东西都没有,还是走了进去,快速买了需要的种子出了铺子。

西市开了,街道两边二十几个商贩大声吆喝着,大多都是熟面孔,今日好像是大集,来来往往行人络绎不绝。

之前沈新和秦宁商量过了,还是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再摆摊。

集市上没有新鲜的猪肉,只有宰杀后冷冻过的猪肉,但胜在价格便宜,一斤五花肉才十六文,生意看上去也是这些铺子里最红火的。

沈新也加入了抢购行列,买了二十斤部位不同的猪肉,这些天家里很少吃肉,嘴巴要淡出鸟来了。

鸡蛋倒是没有卖的,他大采购了一番食物,鼓鼓囊囊回了南溪村。

见到平安无恙的秦宁,沈新松了一口气,灶房里食物的香气飘到他的鼻子里,肚子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叫声。

“吃饭吧。”秦宁晃了一下沈新的手。

见灰灰蹲在地上,眼巴巴地望着灶房,沈新叫住要离开的秦宁,让他看灰灰蹲坐的形状。

那是一颗心的样子。

秦宁一脸迷茫:“怎么了?相公。”

沈新伸出食指和拇指交错放在一起,往前比了一下,说:“是我爱你的形状。”

纵使已经见过许多次如此外放的相公,秦宁还是忍不住面色发红,他第一时间看向四周,见三个孩子都不在才放松下来。

等他平复下来,也照着沈新的样子,伸出食指和拇指交叠在一起,僵硬地比了一个心,小声说:“这是回礼。”

不等沈新说话,便小跑进了灶房。

天气回暖,绿意逐渐飘向大地,二月的尾声,终于迎来了春天的迹象。

陆正清紧赶慢赶,终于在三月初一这日到了南江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