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这点人际关系还是要维护的。
“三姐,咱们去给隔壁邻居送点东西过去。”
说完,她让霍冬临坐着休息一会儿,两姐妹走出了家门。
第一家去的是隔壁王奶奶家,王奶奶近六十岁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个热心肠的老太太。
看到新搬来的俩姑娘这么大方懂事,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哎呀,你们这也太客气了,往后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老太太说完,又从家里拿出四五个存了很久的鸡蛋,硬是塞到姜九梨手里。
两姐妹客气寒暄了一会儿,又去往下一家。
这家邻居,是对新婚夫妻,男的有辆马车,帮人运东西,新媳妇儿叫张秀秀,目前就在家闲着。
见到新搬来的邻居,张秀秀红着脸说,“我对这地方也不熟,我嫁过来才两个多月,真好,咱们以后能做伴儿了。”
姜九梨看她是个实诚人,忙笑着说,“三姐,你以后可有伴儿了。”
她白天要去军属互助中心上班儿,但三姐目前没工作,只能留在家里做点家务活儿。
开始她还担心三姐一个人没伴儿说话,这下可好了,不用担心了。
张秀秀不肯收她们的白糖,说太贵重了。
可姜九梨硬是放到她堂屋的饭桌上,拉着三姐就走了。
另外一家是对中年夫妇,家里有两个半大的孩子,女的叫黄美春,长得五大三粗,皮肤黑黄,笑起来却有俩酒窝。
看上去,给人一种喜庆感。
两姐妹简单说明了来意,黄美春一拍大腿,“哎呀,你看你们俩这么客气,这糖可金贵着呢!”
“黄大姐,这是我和三姐的一点儿心意,您收下,回头给孩子们冲糖水喝!”
黄美春慷慨收下,“你们俩等我一下。”
她转头进了屋。
等再出来时,手上多了一个搪瓷刚子,“这是我自己做的豆瓣酱,味道可好啦,炒菜的时候放一点,连盐都省了。”
姜九梨也没客气,直接收下,“那就谢谢黄大姐了,闻着就好香。”
姐妹俩回去的时候,手上多了几个鸡蛋,和一罐子豆瓣酱。
霍冬临根本没休息,趁着她们出去的空挡,已经帮着把院门修整好了。
刚一进门儿,外头就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
虎子最先冲进来,手里举着个纸风车,“小姑,奶奶给你们带了好多好吃的!”
姜母挎着盖蓝布条的竹篮紧随其后,姜父扛着捆木料,大哥提着工具箱,二哥抱着床棉被,两个嫂子手里也没空着,大包小裹地涌进小院。
“娘!”姜一苹惊喜地迎上去,“不是说好我们自己收拾吗?”
“我们肯定要过来瞧瞧。”赵桂娥满脸堆笑,“冬临啊,今天可是辛苦你了。”
自打定亲后,赵桂娥看这个女婿是越看越满意。
霍冬临接过篮子,“不辛苦,都是小活儿。”
厨房里很快热闹起来。
姜一苹系上围裙开始剁排骨,刀背把骨头敲得啪啪响。
大嫂烧火,二嫂在一旁和面,大家伙儿有说有笑。
暮色渐浓,两张方桌拼成的餐桌上已经摆得满满当当。
姜一苹做了红烧排骨、醋溜白菜、芹菜炒肉丝,最受欢迎的是那盘金灿灿的红薯饼。
“三姑做的饭比国营饭店还香。”虎子啃着排骨含糊不清夸赞着。
妞妞忙着往嘴里塞红薯饼,烫得直哈气也不舍得吐出来。
月光瞧瞧爬上柿子树梢,小院儿里头的欢声笑语,随着初秋微风,传了好远好远。
与此同时,小院儿不远处一棵大树后,一双愤恨的眼,正死死盯着小院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