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愁眉苦脸说,“叔,我也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不就早就和你说了。”
李增光老爷子沉思了起来。
这是,李宗孝起床了,他住在左侧第一栋别墅里,一出门就看到了自己老豆和村长在那里说话,气氛很凝重。
他脸都不洗,连忙跑过来,问,“爸,什么事?”
李增光老爷子这会儿说,“你给老大挂个电话问问撤销村小学的事,老大应该能打听到。”
李宗孝说,“爸,李干是部队的,空军的啊,地方的事情他哪里知道。”
李增光瞪眼说,“到了师级,那就不是单纯的部队干部了,让你问你就去问!”
让老爷子训了一句,李宗孝缩了缩脑袋,抹了一把脸,拔腿就往李增光身后的中堂跑了进去。
李干老家是装了军线电话的,随时可以和李干联系,只要李干在国内,都能转接到。
但是,李干家是低调朴实的家庭,这么长时间里,从来没有主动用家里的军线电话联系过李干。
家里人就一个朴实的想法——不要影响孩子的工作。
李宗孝从书桌的抽屉里找出电话本,找到李干当时留下的号码,就用一个手指戳着一个一个地拨了出去。
这时,李干还在京城,还在情报局给他的临时驻地里。
林小茹接电话的时候也觉得奇怪,从985厂转接过来这里,还指名道姓要李干亲自接听。
她只是略微思索一下就明白了。
大概率是李干老家来电。
她立即跑过来向李干汇报,“旅长,老家来电话,应该是有要紧事。”
李干一听,立即拔腿往通讯室跑。
军线网络不是常人理解的那种拨号了直接就能接通对方电话的模式,而是很老旧那种需要转接台来转接的。
比如你从上海打到北京,拨号信号到上海转接台,那边问你转哪里,你说转北京,然后她才会把信号给你接到北京那边,到了北京那边,还得转到分机。
(直到2025年,这种模式依然是军线模式,因为保密性最好!)
李干跑到通讯室,操起话筒,和往常说话那样,气沉丹田,说,“我是李干!”
“我是你老子!”对面的声音传来。
李干登时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地说,“爸?爸,出什么事了?”
林小茹看到这一幕,扯着嘴角笑了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
李宗孝说,“村小学要被撤掉,说是什么要加强教育管理,全镇的村小学除了个别的,都被撤掉了,都要到镇上读书,你知道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干愣住了,他一下就想到刚刚结束的文化检察侦查厅成立大会,想到了自己在成立大会上做出的两项部署。
他立即明白了,这是基层对上面政策的简单粗暴的执行,只考虑到自己的责任,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
李家庄有一千多适应小学学生,就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简单粗暴地撤掉,让这些学生跑七八公里到镇上读书。
这是他妈的渎职啊!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干说,“爸,村小学继续运行,上千小孩呢,老师这方面我来解决,你跟阿爷说,咱们村小孩上学的事不用担心,要花钱直接从育儿基金里支就行了。”
李宗孝说,“阿干,这个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哪个狗娘养的干的事啊?”
李干:爹哦,我就是那个狗娘养的啊,你就是狗娘啊!
他有苦难言,他总不能说,政策是我出台的,但是基层曲解政策的含义。
李干只得无奈地说,“爸,政策是好的,但是具体到基层,全变样了。你放心,这事我知道了,你跟阿爷说,我回头就找领导反映一下。”
李宗孝这才缓和了口气,说,“你也不要去充大头,你个小干部,该你说的你才能说,不该你说的,你就闭嘴,老老实实干好你的工作。”
这是父亲对儿子说的话。
李干说,“爸,我知道。妈的身体休养你得看好了,我春节回家过年。”
李宗孝大喜,道,“好好好,我知道我知道,行了,你做你的工作。”
没等李干说话,忙音就传来了。
李干苦笑着摇头放下话筒。
他老爹和他通电话,从来都是他那边说完了之后,他不会等你回应,直接就撂了电话。
林小茹走上来,关切地问道,“旅长,什么事?”
李干自然而然地把老家村小学被撤销的事情说了,看到李晓茹沉思的样子,他忽然想到,林小茹是财会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啊,让她负责这块工作,应该是合适的。
林小茹却是站在自家人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家里遇到这个事情,作为未来孙媳妇,得做点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