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1919:军阀混战之帝国崛起 > 第42章 库伦都护使

第42章 库伦都护使

“暗队,挑选五名身手敏捷、腿脚快的士兵,携带望远镜,绕到赛音山达东侧的高地潜伏下来,秘密监视敌情。?k¢a/n/s+h.u!w^a?.·c¢o′m?人数、装备、营地位置,甚至连敌人的巡逻路线,全都要给我看清楚,记录下来。”

在这个时代,望远镜还是一种比较稀罕的侦察工具,很少有人知道使用。

利用望远镜进行侦察,能够极大地提升情报的精度,从而出其不意,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司令,我亲自带暗队去,保证把敌情观察得清清楚楚!”

“好,但记住,若遇敌情,以烟花为号,不得恋战!”

徐成从马鞍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烟花筒,递给王振东:“点火就跑,主力会随后接应你们。”

“司令放心,我不傻,打不过就撤退!”

.....

徐成借着昏暗的油灯,仔细翻阅着一批来自乃蛮的资料。

这些资料是北洋政府库伦都护使陈箓传回来的,详细记录了当地复杂的政治和社会情况。

想要成功收复乃蛮,就必须对当地的局势有深入的了解。

根据资料上的记载着,乃蛮的局势可谓是错综复杂,历史渊源与现实矛盾交织在一起。

简单来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在沙罗的支持和怂恿下,乃蛮宣布“独立”,拥立格鲁派第八世秋嘉桑仁呼图克图为汗,建立政权。·y_u+e\d!u`y.e..+c?o.m/

然而,这一“独立”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1915年,在北洋政府、沙罗政府和乃蛮三方势力的博弈下,最终签订了协约,乃蛮被迫取消“独立”,改为“自治”。

乃蛮遵用中华民国的纪年,而中华民国政府则承诺给予乃蛮高度的自治权。

秋嘉桑仁政权也撤销了独立宣言。

为了加强对自治乃蛮的管理,北洋政府任命曾出席恰克图会议的陈箓为华夏驻库伦第一任都护使,名义上行使着不干涉“自治乃蛮”内政的宗主权。

然而,好景不长,1917年,罗罗刹爆发了十月革命,陷入了动荡的内战。

不少罗国白军为了躲避战火,纷纷涌入乃蛮境内,使得当地局势更加混乱。

在当下,乃蛮内部主要存在着亲华派和亲罗派两大势力。

亲华派主要由那些倾向于维持与华夏历史联系的乃蛮贵族、官僚和部分宗教领袖组成。

他们是维护华夏在乃蛮利益的重要力量。

亲华派的主要力量包括乃蛮三盟(车盟、图盟、汉臣盟)的王公贵族。~s,h!u·b`x!s`.?c.o-m?

他们认为,乃蛮与华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联系,主张通过与华夏的合作来维护乃蛮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乃蛮上层精英对自治政府内部喇嘛擅权的情况非常不满,他们主张乃蛮取消自治,回归华夏,通过恢复旧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他们希望借助华夏的力量,对抗罗国(尤其是布尔什维克革命后的苏联)的渗透,同时维持乃蛮内部的封建秩序和宗教传统。

他们担忧罗国的革命思想会动摇乃蛮的社会结构。

这些王公贵族曾联名密呈华夏政府驻乃蛮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表达了这一强烈的意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