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 第226章 明修栈道藏杀机,暗度陈仓计中计!

第226章 明修栈道藏杀机,暗度陈仓计中计!

张涛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当上了“创世纪中心仓储部主任”。?k!e~k`a+n/s\h?u~.·c¢o`m?

这是叶凡给他安的头衔,听起来像个官,实际上就是个管钥匙的。

每天的工作,就是拿着个小本子,跟在德国专家和孙卫东的工人后面,登记那些从集装箱里搬出来的,他连说明书都看不懂的设备。

这对心高气傲的张涛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他想发作,却找不到由头。

叶凡对他客气得过分,每天见了面都“张主任”长,“张主任”短,还特意交代食堂,每天给张主任多加一个荷包蛋。

这种温柔刀,杀人不见血,比直接的冲突更让人憋屈。

王建功来看过他两次,每次都被叶凡拉着,热情洋溢地参观“张主任”管理得井井有条的仓库,听着叶凡对张涛工作的高度赞扬,王建功一肚子火气愣是没地方发,最后只能黑着脸离开。

他派来的这枚钉子,非但没能插进对方的心脏,反而被人家当成门神,贴在了仓库大门上。

张涛当然不甘心。

他试图拉拢中心的工人和技术员,想从他们嘴里套出些核心技术信息。

可孙卫东带来的那帮江城老乡,一个个都跟闷葫芦似的,除了干活就是吃饭睡觉,根本不搭理他。

而林涛手下的那些年轻知识分子,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同情和戏谑。

至于德国专家?

他们只认叶凡和孙卫东,张涛用他蹩脚的英语上去搭话,人家礼貌地笑笑,转身就走,一句话都懒得多说。

几天下来,张涛非但没捞到半点油水,反而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成了整个研究所里最大的笑话。

“姐夫,那个戴眼镜的‘张主任’,好像不太开心啊。”晚饭时,柳如霜一边啃着鸡腿,一边没心没肺地说道,“我今天看他又在仓库门口唉声叹气,头发都掉了好几根。~小-说+C!M^S· !免?费+阅?读!”

柳如雪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就你话多,快吃饭。”

叶凡笑了笑,给柳如霜夹了一筷子菜:“不开心就对了。鱼要是进了油锅还活蹦乱跳的,那还怎么煎?”

他要的,就是让张涛这条鱼,在温水里慢慢煎熬,让他和背后的高建军,都觉得大局已定,觉得他叶凡已经被这些官僚主义的手段给困住了手脚。

明面上,整个研究所的进度,似乎真的因为张涛的“监督”而慢了下来。

叶凡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陪着张涛开各种“设备安全管理会”、“仓储防火防盗责任会”,写一大堆毫无意义的报告。

孙卫东的生产线改造,也因为要不停地配合张涛的“盘点”,三天两头停工。

张涛看着这一切,心中的郁结之气,终于消散了不少。

他开始频繁地向王建功汇报,言语间充满了自信。

“王司长,情况已经基本摸清。那个叶凡,就是个会吹牛皮的空架子,没什么真本事。核心技术我看过了,就是一套改进的浮选法,没什么了不起。只要设备到位,我们部里的七零二所,三个月就能仿制出来。”

“整个中心管理混乱,任人唯亲,全是他自己带来的乡下人。我看,只要再加点压,不出一个月,他自己就得垮。”

这些报告,像雪片一样,层层递上,最终都汇集到了高建军的办公桌上。

高建功看着这些报告,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到底还是个毛头小子,沉不住气。”他端起茶杯,冷笑一声,“我还以为他有什么通天的本事,原来也不过如此。等他把德国人的设备全都弄进来,调试好,也就是我们收网的时候了。?k,s·w·x*s_./o?r.g^”

他已经想好了,到时候,一纸调令,以“管理不善,浪费国家资源”为由,将叶凡调去某个清水衙门养老。

再让王建功和张涛顺理成章地接管整个中心,把这个能下金蛋的鸡,彻底变成高家的私产。

然而,他们谁都不知道。

当夜幕降临,整个研究所都陷入沉寂之后。

在园区最深处,一栋由柳如雪亲自设计,从外面看只是一个普通仓库,内部却别有洞天的秘密实验楼里,灯火通明。

这栋楼的供电,走的是独立的地下电缆。

墙壁,用的是加厚的隔音材料。窗户,是单向透视的特种玻璃。

这里,才是“华夏创世纪”真正的心脏。

此刻,孙卫东、林涛,还有几个最核心的技术骨干,正围着一台刚刚由德国专家和他们联手组装起来的,散发着金属冷光的精密仪器。

“曝光时间,0.5秒。能量强度,百分之七十。开始!”

叶凡站在控制台前,冷静地下达了指令。

孙卫东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红色的启动按钮。

仪器发出一阵轻微的蜂鸣声,一道幽蓝色的光束,瞬间亮起,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透镜和掩膜版,精准地投射在一块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显示器上的数据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