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琅琊榜同人:风起长林调整本 > 第325章 隐忍与放肆

第325章 隐忍与放肆

夜里,萧符和萧策、萧笃三人喝起酒来,萧符对二人说

“二弟,长林王...朕伤心呐!想必你们也知道了郑王的事情。*3-y\e-w·u~./c_o-m¨”

“黄朗离任后,太上皇让朕带了好些年的悬镜司,到了朕这里,这才放心地把悬镜司交给高元钊的。所以,悬镜司说什么,那也差不多了...显然,悬镜司知道郑王要谋害太子,但是不想把话说的太死,所以让朕来决断。”

萧策和萧笃不说话,现在萧策是宗室宰相,萧笃是谏院主官,比较下来二人说话都有份量,所以二人沉默着,不发言。

见两位宗室不说话,萧符又问

“你们觉得,郑王是杀是留呢?可是郑王是朕最疼爱的儿子!朕始终不相信他是这样的人啊!”

萧策道

“臣弟认为...如果要杀郑王,那务必斩草除根,免留后患。因为郑王和前几朝的誉王、莱阳王不一样,誉王是因为势单力孤,见武靖帝势大,故而谋反。武靖帝最后的做法也是将誉王一族消灭殆尽,誉王妃是在梅长苏作保下,剃度为尼。”

“而荀太后屡屡无端打压宗室,在让侄女联姻莱阳王的情况下,竟然出尔反尔,要谋杀莱阳王。故而莱阳王起兵谋反,莱阳王兵败被杀,因荀太后要求孝宗皇帝不杀莱阳王子嗣,故而孝宗皇帝、上官文贞公、太上皇经过商量,决定将莱阳王子嗣幽禁在掖庭。这也不一样...”

“至于郑王,他是主动想要谋害太子,已经形成了一派逆党,如果不消灭掉郑王一支,恐怕郑王后人仍不会善罢甘休。”

萧笃道

“郑王非嫡出。而太子殿下自生下来之时,是父皇定他为皇太孙的。尽管父皇到了琅琊山隐居,好几年没有对朝政进行过任何干扰。但是朝廷的宰执、枢密院大臣,还有各地的军队,仍然会遵从父皇的旨意。大哥,父皇难道看不出,郑王该杀该留吗?”

萧策问

“二弟,你的意思是,让朕去问问父皇,看看父皇是怎么看待此事的?”

其实,萧策和萧笃都知道了萧平旌要杀萧德霖的想法,但是现在作为皇帝的萧符蒙在鼓里,所以要萧符下一个决心。

萧符不好意思问,他给出了理由

“父皇一定不想朕留一个杀子的骂名。也肯定不希望德忠留一个弑杀兄弟的骂名。朕怎么好意思问呢?”

“所以,要杀德霖,必然要有足够多的理由,岂能说杀就杀?”

萧平旌听说萧符回到了汴梁,而且萧德忠没有杀萧德霖,他得知消息后,叉腰在书房内左右急步走来走去。~微*趣`小·说· ¢更!新·最*全_

他发起牢骚来

“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必闹得这么复杂?为什么他们还在犹豫该不该杀德霖?德霖这人这么年轻就想着要谋害兄弟,抢班夺权了,那以后肯定要祸害朝政!”

“德忠直接去找悬镜司把证据都备好了,然后直接进宫里抓走德霖。经过审判,先丢入大狱,杀他那就是早晚的事情!即便德忠不愿意提,那朝臣也会一窝蜂地上奏要求符儿严惩德霖,难道他们不明白吗?”

楼士正在编一个竹篓子,他对萧平旌道

“太上皇,不得不说,世道变了。人心不是更恶了,而是更讲道理了...杀郑王,就跟老臣编这个竹篓子一样,反反复复,思前想后。难啊...”

萧平旌问楼士

“老楼,你怎么看?”

楼士咬着绳子,编织着竹篓子,他把绳子拿出来,将两根竹条捆住,说

“太上皇,办事要走个章程。德忠或许想杀郑王,但是决心没您这么狠,群臣想杀郑王,又怕陛下不愿意。”

“在陛下率军从河北归来之前,杀死郑王,悬镜司需要把证据收集完成,并得到百官的肯定。但是这样一来,即便证据是真的,悬镜司事前不请奏,事后才上报。那里外不是人,岂不是重蹈夏江的覆辙了吗?”

“而且,办事要走章程,群臣要杀郑王,必然请奏圣上。事情办得不周全一些,陛下肯定以为这些大臣都成了太子的朋党,大臣是不能结党的,也不能跟太子结党。要说是君子无党,那群臣百官,都是陛下的臣党,唯陛下是从。这才是他们犹豫不决的原因。”

萧平旌松了口气下来

“老楼,你说得对...朕忘记了自己是太上皇,还是把自己放在了皇帝这个位置上考虑了。如果朕的儿子要是像德霖那样如此大逆不道,朕定然要杀!”

李孝行说

“太上皇,私藏暗甲,大逆不道。不论如何,这已经是事实了,郑王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就还是看太子怎么做。实在不行,太上皇,您就干脆说不杀郑王的话,您就回京城吧。”

今天御膳房做好了很多红枣薏米糕,送到宫里面给各位妃子品尝。

但是因为萧德霖谋杀太子一事的影响,愤怒的萧符决定不把这些糕点送到张千儿的宫殿去。

张千儿来到后宫的过道上,遇到一名太监。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这名太监正捧着糕点,打算送到皇后居住的正阳宫以及苏徽妤的寝宫去。

张千儿看见这个白白的糕点,上面夹着一些红枣碎,一看便是香甜软糯可口。就好奇起来,走上来问

“你是要把这些糕点送到哪里去呢?”

太监说

“这些糕点是红枣薏米糕。陛下吩咐了,送去正阳宫,给皇后娘娘九块。再给静妃苏氏六块,之后是赵氏,给六块,而妃子以下,皆给三块。”

张千儿又问太监

“拿陛下说了吗?要给本宫多少块?”

太监不敢得罪张千儿,也不敢说出实话,只能装着糊涂说

“奴婢不知,现在奴婢拿的糕点是御膳房师傅说的,要给皇后娘娘和静妃娘娘的。恕奴婢无礼,奴婢暂不知要送多少块给娘娘,也许跟以前送红枣糕一样,没有八块,也是九块吧...”

一番话逗得张千儿哈哈笑起来,张千儿说

“好!我看啊,皇后娘娘能吃九块,我也能吃九块!你说是不是?”

太监只好奉承道

“娘娘如此美貌,各位娘娘们都大为羡慕,正是应该吃九块糕点。”

张千儿又哈哈笑起来,说罢,她想去看看后宫的御膳房了,于是她继续往前走。

一位刚进宫的宫女捧着糕点,离开了御膳房,领头的老太监高福说

“一会呀,你送糕点到李美人那里,要讲点礼貌。”

宫女道“是。”

高福开示道

“李美人本也是宫女,但是受陛下宠幸,她是个好钱财的人。我知道你家穷,所以你去李美人那,李美人家里本来也穷,现在她成了美人,陛下常常给李美人一些钱。所以李美人得了好处也不忘身边的两位宫女一份,你去了,李美人也会给你点辛苦费!快去吧!”

宫女答谢道

“多谢高公公指点,我这就去了。”

宫女捧着糕点,走到路上,遇到了张千儿,张千儿便问

“你知不知道,送糕点,送多少份啊?”

宫女见张千儿背后带着一些侍从,身份又高贵,她初来宫中,觉得说话得说实话,做个老实人,畏畏缩缩,楚楚可怜,也倒是能够得到一份谅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