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克特一开始还并不在意这份文案,毕竟这位东方面孔的年轻人,看着乳臭未干,估计连枪都不会使用,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军事革新。
他本想礼貌的看几行内容,就把陈龙打发走算了,可是就这几行文字,让他的眼睛再也离不开这份文案。
塞克特先是把文案一页一页的翻动一遍,然后又从头一点点仔细的读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又一次看到最后,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然后他竟然起身对着陈龙一个鞠躬。
“陈先生,请宽恕我刚才的无礼,请问这份文案真是你自己写出来的吗?”
此时塞克特虽然面色不变,其实内心己经如波涛汹涌般的震惊,这份文案上的内容,有些他己经考虑到了,但还有一些理论,他才刚刚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想到被陈龙给完整的描述出来了。
这怎么能不让他吃惊,自己一个有多年战场指挥经验的人,反而被一位东方小子提出来的军事理论超前一步,这怎么可能?
陈龙微微一笑道:“将军,我写的不过是一份理论知识罢了,我们华夏有句话叫纸上谈兵,这哪能和你丰富的实战经验相提并论。”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这句话在华夏,在国外都能行得通,果然塞克特闻言大喜。
不过他还是看着陈龙,认真的说道:“谢谢陈先生的赞扬,不知你的这份文案能否留给我学习一下?”
“塞克特将军,这本来就是我写给你的,请你给参谋一下,希望能对你有用。”
塞克特大喜,他看了一下时间,说道:“谢谢!太感谢陈先生了,我要请你吃饭,咱们一会慢慢谈。”
“哦对了,你说有五十个人要学习军事知识,我可以安排他们去柏林军事学院或者去格罗斯利希菲尔德高级军官学校也可以,你来决定吧。”
好家伙,这位老外将军刚才还不同意这事,没想到陈龙把此人以后自己理论交给他后,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变,去哪里学习还要让陈龙自己来决定。
柏林军事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0年,当时普鲁士军队在柏林成立了第一所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军官学校。
这所学校在德国军事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普鲁士王国和后来的德意志帝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这段时期,柏林军事学院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是德国军事理论研究和军官培养的重要场所。
格罗斯利希菲尔德高级军官学校也是当前德国较为知名的军事院校,该校在十六年后的二战期间培养出了许多著名将领,如曼施坦因、布劳希奇等,此时虽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但该校还处于发展阶段。
所以陈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柏林军事学院,让刘文他们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军事院校学习。
餐桌上,塞克特又仔仔细细的询问了陈龙对德国军事发展的看法,对德国目前的国际环境困境有啥建议。
陈龙早就做好功课,对于这段历史发展熟记于心,他一边吃饭,一边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中塞克特己被陈龙的超前观点折服。
最后,塞克特疑问道:“陈先生,以你的学问知识,完全可以自己教这五十个人,或者你要是愿意,我可以代表柏林军事学院邀请你来教学。”
陈龙连忙摆手推辞,“将军,我是一名商人,虽然爱好军事知识,毕竟只是旁观者清,让我教学就要难看了。”
二人一番畅谈,塞克特对东方华夏有了很强的好奇心,十年后,他受邀访问华夏,并对华夏军队提出了《陆军改革建议书》,指导军队建设和训练,这些其实都是受了陈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