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人在大唐,建安风骨 > 第63节

第63节

李文斌又亲吻了她几口,然后一拉被子,把两人都盖了起来。

被子里的杨吉儿顿时一僵。

很快,房间中响起了歌声——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抓着小马尾,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溅了一身泥……”

“驾!”

长安城外,狭窄而湿滑的泥泞小路上,有人骑着马儿,正快速向着城门处奔跑着。

“啪!啪!啪!”

骑马的人,或许有急事,正一手抓着马尾,一手在拍打着马屁股。

马儿似乎已经奔跑了很久,正喘着气,嘴里发出了哀鸣声,可是依旧被压榨着最后的一丝力气。

天亮后,城门终于开启。

马上的人突然大吼一声,飞进了城门。

而他胯下的马儿,则四肢一软,瘫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久久不起……

小巷里,很快人声鼎沸。

……

回到自己的王府,李文斌刚坐下喝了口又咸又涩的茶水,身为内管事的杨珪媚就进来向他禀报。

“殿下,茶园的管事将今年新采的春茶送来了!”

王府的的内院和皇宫一样,是不允许男人进入的,以前倒是有太监,但全让李文斌给赶到了前院,现在内院里除了侍女和干粗活的仆妇外,就只有李文斌这一个男人。

“呸!太好了,快把人和茶叶都带来,终于不用喝这茶叶渣子了!”李文斌将口中的茶水吐出,实在受不了大唐的这些怪味茶水,不加盐是苦的要命,加了盐他又喝不惯,所以早就惦记着自己炒些茶来喝了。

之前他就吩咐过杨珪媚,今年的春茶采摘下来后,不做任何处理直接送到王府一些,刚巧今天就送来了。

趁着等人拉茶叶的功夫,李文斌先在花园里砍了些细毛竹去掉叶子做成炒茶扫帚,然后又让人去厨房找口小铁锅,冬天取暖的碳炉也找出来升上火。

等这些都准备好时,下人们已经将茶叶送了过来。

接下来李文斌就开始亲自炒茶,不过他还让杨珪媚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小丫头跟着一起学——他打算让这些人学会后,将茶园出产的茶叶都制成炒茶。

毕竟那么大的茶园,不可能只靠自己炒制,而且这茶炒出来后,不光自己喝,以后拿来送人也不错。

第一百二十四章炒茶

将小铁锅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放入半斤多茶叶快速旋转翻炒一两分钟,这叫满锅旋。

等叶质柔软,叶色暗绿时,将锅抬高使温度降一些,再用力使茶叶在锅中旋转,这叫做带把劲。

当叶片皱缩成条并有粘性时,再将锅抬高温度再降一些,炒到茶叶钻到把扫帚的枝内时,反复多炒几遍,等叶子有三四成干时,就可以出锅了。

炒好的苶色泽暗绿卷曲成条,和后世李文斌喝的茶一模一样,这炒茶的办法还是李文斌从网上看到的,没想到第一次操作就制出来不错的茶叶。

“殿下,您这炒茶之法倒也新奇,茶香也很奇特,就是不知道煮好的茶味道如何?”杨珪媚抽着鼻子说道,她对茶叶十分的了解,只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制茶的方法,所以有些拿不准。

“呵呵,这茶可不是煮的,用开水冲泡一下就行。水开好了吗?”李文斌笑着说道。

“好了!”杨珪媚答应一声,提着开水走了上来。

放好几个杯子,李文斌亲自放入茶叶,然后将开水冲入,蜷缩成一团的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茶水也变成翠绿透明,看上去如同翡翠一般。

不过片刻功夫,一股清淡悠远的茶香弥漫开来,闻起来让人精神一震。

“咦?好茶!好茶啊!”李文斌抽着鼻子一边嗅着茶香,一边大声的夸赞道。

杨珪媚双眼放光的紧盯着茶杯,要不是碍于李文斌的身份,她早就抢过杯子先品为快了。

“来来来,大家都尝一尝,看看本王制的茶如何?”

李文斌一招手,率先端起杯茶品了一口。

嗯,感觉不错,和后世大街上卖的几块钱一两的茶叶味道差不多。

炒茶是个技术活,除了茶叶本身的品质外,越熟练的工人炒出来的茶越好,李文斌这种生手没把茶炒糊,已经算的上十分不错。

杨珪媚看李文斌已经品过,这才端起茶杯,先是放在鼻下轻嗅几下,一脸陶醉的表情,然后才慢慢的品了起来,直到将一杯茶饮完,这才一脸回味的放下茶杯,看向李文斌的目光中崇拜之色更甚。

那几个跟着学炒茶的小丫头也喝了一口,开始可能还有些不习惯,但慢慢的就感受到炒茶的好处,一脸欣喜的将茶一饮而尽。

“殿下,此茶汤色明亮,香气清高,品之初微苦,渐清凉、后甘甜,让人回味无穷,简直就是天界的仙茶,我敢保证,这世上没有任何茶能比的上此茶!”

杨珪媚说道。

“哈哈哈,的确厉害,一下子就说出了此茶的特点。”李文斌得意非凡的笑道,他就是听不得别人夸,别人一夸他就有点得意忘形,“我将这炒茶之法传给你,茶园里出产的茶叶都如此制法。”

杨珪媚吃了他的听话丸,连李元吉都能害,自然不会背叛他。

不过几天功夫,杨珪媚就派人收购了不少的茶叶,茶叶作坊也已经开工。

作坊的地点放在了李文斌的齐王府。

齐王府的面积很大,占了将近半个安兴坊,地方完全够用。

“王爷,按您所说的三锅相连炒茶灶已经砌成,现在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六十个工人每天大概能出120斤茶叶,其中4斤生茶能出一斤茶叶,茶园的产量加上收购来的茶叶,大约有近万斤,这样算下来,大概月余才能将全部茶叶制完。”

杨珪媚一脸欣喜的向李文斌报告了茶叶作坊现在的情况。

李文斌之前演示时是用一口锅炒茶,不时的要调节锅内的温度,但在大规模炒茶时,用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所以李文斌就将三锅相连炒茶的办法说了出来,由她去实施,果然效率提高数倍。

“嗯,不错,工人的奖励制度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实行,每制好一斤茶叶就给他们五文钱的工钱,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李文斌很满意,但仍不忘提醒她不要克扣工人的奖励。

李文斌王府里的工匠也都是官奴。

理论上来说,奴仆们是没有任何工作报酬的,衣食住行都由主人提供。

但实际上主人为了调动奴仆工作的积极性,一般每月还是会发给他们一定的月钱——当然月钱的多少全看主人家的意思,对下人宽厚些的就给的多一些,而遇到那些对下人苛刻的主人家,月钱就给的极少甚至是完全没有。

茶叶的采摘期很短,为了能尽量多的增加炒茶量,避免作坊里的工人消极怠工,李文斌决定实行奖励制度——每制成一斤茶叶给工人五文钱,多劳者多得。

这下立刻充分调动了不少人的积极性,毕竟奴仆也是人,也有花钱的地方,以前是一分钱没有,现在每天努力一下最少也能拿到10文钱,一个月下来就有300文,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请王爷放心!”杨珪媚一脸坚毅的表示道。

品了品茶叶作坊炒制的新茶,发现比自己炒的要好上不少,这让李文斌更加满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