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个年代的医疗条件有限,他心里是真没底。
“柱子,你不要着急,坐下来等着。
女人生孩子都要经历这么一遭,有的生的快,有的生的慢。”
娄母虽然心里也着急,但毕竟自己生过一个,多少知道一些。
何雨柱被拉着在椅子上坐下没一会儿,就听着产房里面“哇”的一声。
“孩子生出来了,孩子生出来了……”
娄母一听,“噌”的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激动的不足无措。
很快,产房的门开,护士抱着一个孩子从里面走出来:
“恭喜你们,生了个大胖小子,六斤二两。”
“哎哎,谢谢大夫,谢谢大夫。”
娄父娄母赶紧起身围着孩子看,何雨柱看了孩子一眼,拉着护士问:
“我媳妇呢?我媳妇怎么样了?”
“产妇还要一会儿才能出来,你们先把孩子抱到病房去。”
护士一边说着,一边把怀里的孩子递给何雨柱。
何雨柱伸出双手,看着襁褓里那小小的一个人,突然感觉身体内似乎有一股热流在涌动。
他有儿子了!
“咯咯,你放松,不要这么僵硬。”
护士见何雨柱伸出两条胳膊,就像两条棍子一样杵着,忍不住笑起来。
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放到何雨柱胳膊上,又帮他调整好姿势,免得小孩不舒服。
现在的医院,都是生了孩子当天回家的,也不用住院。
何雨柱一家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院里众人全都站在门口看孩子,不过知道人家媳妇要坐月子,倒是没一个进屋的。
回到屋里,何雨柱抱着媳妇上了炕,赶紧把火捅开熬小米粥。
孩子睡了一路,到家的时候估计是饿了,刚一放在炕上就哇哇哭起来。
何雨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奶粉冲好给孩子喝,毕竟产妇下奶要两三天。
“妈,头三天不要给娄晓娥做的太营养,要不然下奶的时候,她该遭罪了。
等过了这三天再好好补。”
何雨柱作为一个后世的996社畜,没吃过猪肉,但起码见过猪跑,多少知道一些常识。
“哎,知道了。”
里里外外忙活了好一阵子,总算是安顿下来。
何雨柱刚想坐在椅子上歇一会,就见解成风风火火的从前院跑进来:
“柱子哥,这会儿用自行车不,于莉羊水破了,这会儿正着急上医院呢。”
“不用,你骑着去吧,路上小心点儿。”
何雨柱刚回来,自行车还没锁,听闫解成要用,直接挥挥手让他骑走。
这两人还真赶到一块儿生孩子了。
一转眼,冬去春来,万物复数,又到了动物……
啊呸!
轧钢厂经过去年的人事变动之后,在二月底重新步入正轨。
工业部的大领导调往南方任职,权书记也跟着一起调离四九城。
新来的是一位叫向娟的向书记,上个星期正式到岗。
后勤科的黄力豪黄科长,在秦淮茹被抓走的当天神秘消失,不知踪影。
后勤科来了一位新科长,叫孔向荣。
三十多岁,面白无须,带着一副黑边眼睛,看起来斯斯文文,像个做学问的。
谷志强这位原黄科长的心腹,自然屈居二线,年纪轻轻的就过上了喝茶看报的养老生活,也算是人生赢家。
和孔向荣一起来的,是一位叫佟新雅的美丽女子,中专毕业后分配到机修厂干了两年,很有工作经验。
最主要的是,人长的很漂亮,身材和秦淮茹有的一拼,关键人家还是个黄花大姑娘。
年前缺少的工程师,技术员都陆陆续续补全,就连秦淮茹的岗位,也被一位叫花青青的女工补上。
据说,这位花青青是轧钢厂下边的分厂调上来的,和她一同调过来的,还有她的姐夫章文。
章文是新调过来的五级技术员,和花青青在同一个车间,也就是一大爷和二大爷所在的三车间。
整个轧钢厂一扫去年年底的慌乱散漫,新的一年大伙个个摩拳擦掌,干劲十足。
下午,何雨柱在办公室眯了半个钟头,刚起来准备去厨房看看,门一开就见后勤科的佟新雅正举手准备敲门。
“哎呀,何主任,我刚好要敲门呢,吓我一跳!”
佟新雅的手举在半空,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缝。
“是佟干事啊,进来说话。”
何雨柱侧身,让佟新雅进办公室,没有关门。
这年头,孤男寡女的在一个办公室,他倒是无所谓,反正结婚了儿子也有了,人家佟新雅可还是个大姑娘,不能坏了人家名声。
“哎,多谢何主任。”
佟新雅应了一声,进了何雨柱办公室,也不生分,自己找椅子坐下来:
“何主任,你看着比我大,要不然我以后就你柱子哥吧?”
佟新雅满脸的笑容,没有丝毫的扭捏做作,一脸的天真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