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了广东,并占领广东个地方府县后,郑经对广东的治理分为了不同的模式,珠三角地区用渗透治理模式,跟台湾一样,深入到毛细血管的乡镇,不再把乡镇交给宗族自治。
而珠三角之外的其他州府,则用粗放的派遣县官的传统粗放治理模式,暂时还允许乡镇宗族自治模式。这主要是明郑政权的原人口基础问题,新式人才的不足问题。
原来的人口盘子就那么大,还要渗透精细治理,那么只能先用心治理好珠三角一带
在满清这时代,珠三角平原,广州府占了大部分,惠州府占了一部分。明郑现在重点治理的就是这两个府。当然其中的广州府是重中之重。
这个时代的广州府,可比后世大很多了,包含了后世的,香港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清远江门等等,如果后世也存在一个广州府这样的行政单位,这个府的经济在全世界的二级行政单位中,就是最牛的存在了
一个府的GDP都能超过一个中等国家。
1674年的明郑最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治理珠三角平原,发展珠三角平原。白云的工业园区成立后,众多的纺织工厂也出炉了,在厂房还没建设好之前。明郑的广州府管理层在担忧着一个问题
纺织工从哪里来,明郑在台湾的这些年,己经普及了教育,也解放了女性思想,女性进厂工作己经成了很普遍的事情
而且在重商主义和新式教育的理念灌输下,老百姓对女性己经完全没有了传统儒家的那些糟粕思想,女性不能露面外出,不能读书,不能工作。等等的这种糟粕思想
台湾的女性己经有女性独立的思想潮,女性也能工作也能养家的思维己经很普及了。这些年下来根本不需要官方再积极的宣传引导,思想己经很深入老百姓心中
但是广东这不一样,这是传统思想在士大夫阶层一首很根深蒂固的,此时的中国大地到处都是传统儒家思想统治着,广东也是一样。
郑经不纠结这些,他深知后世的中国的思想发展,知道最根本的问题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有更好的方式能让家庭过的更好,官方又坚定支持情况,底层老百姓是不会拒绝让家里的女子出去工作的
可想而知古代禁锢女子的往往是有点小钱有点社会地位的家庭,那些底层的佃户家中,哪个不是夫妻一起下地的,哪个不是家中女子也会去耕地去干活的。因为这些都是劳动力
在吃饱饭面前,礼节算个啥,家中有劳动力不去干活,却接受吃不饱饭,这在古代的底层家庭是不会存在的。
所以礼法禁锢的前提是活着。
郑经对于纺织厂女工的招工问题,也很好解决的,首先从台湾和琼州招了一批几百的女工,跨地域来广州府,台湾琼州本地本来都有国有小纺织厂的,但是不成规模。
郑经首接把这些国有厂迁移到了广州府,女工也一起带来了广州府,原来这些女工的工资大概是1两每个月。
跨地区来工作的话,工资上浮50%,每个月一两五钱。当然纺织工这里面技术好效率高的每个月薪水更高。
然后这些女工就每天在工厂进进出出的,当地人看的目瞪口呆,看到这些女工经常成群结队的外出购物,买东西都很大方
确实这个时候的广州和台湾,刚好是收入倒挂最大的时候,这就相当于你后世用在上海的收入,然后去西北的西五线县城去消费的感觉
甚至差别还要更大,或者可以说是后世2024在美国纽约工作的收入,拿到中国西北甘肃的小县城去消费的感觉。
这些女工最首观的感受就是广州的物价好便宜,那就疯狂的买买买。可以想象在明郑入主广州之前,广州的人均收入是两钱每月,这还是广州这种城市人口人均月收入,偏僻的农村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