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篡明 > 第71章

第71章

休息的时候,顺便做做思想工作,那是必须的。</p>

人民军队最初的战斗力,至少有一小半是来自诉苦大会。积极参军的战士们,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受尽了官府和地主恶霸的欺凌。将心中的苦水吐出来,赢得大家的共鸣,不但可以增进了相互间的伙伴关系,还可以极大的提升了部队的士气。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愤怒也可以说是最原始的战斗力之一。</p>

无奈之下,军户们只能暂时的散去。</p>

因为每天有鱼吃,营养和油水都有所改善,杨家屯的军户们,面上的菜色,渐渐的减少了。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小孩子。他们的身体反应是最快的,身体吸收到营养,脸蛋儿逐渐变得血色丰满起来,玩耍的时候也活泼多了。</p>

在这段时间里,张准每天都会扎几十条鱼,八个人每人两条,其余的,都拿回去给杨凯德分给邻居们,保证每个军户家庭都能够分到一条。在别人看来,每天抓几十条鱼,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张准看来,完全没有难度。</p>

“我们穷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联合起来,为自己争取权利!但是,那些剥夺了我们权利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会更加疯狂的反扑,更加血腥的镇压我们!他们的武器比我们好,他们的人数比我们多,我们大伙儿必须凝聚成一股绳,才能绞死对方!”</p>

因此,张准非常注重训练战士们的反应和判断能力。迅的反应,正确的判断,是作为一个指挥员的基本要领。没错,他们现在还是“新兵”,才刚刚入门,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成为军官。他们的底子,要从现在就牢牢的打扎实了。</p>

这一切,杨凯德并没有告诉张准,因此,张准并不知道。</p>

无论去不去,都可能是死路一条。没有出路的军户们,只有来找杨凯德商量了。然而,杨凯德只是明确表态,不去打仗。但是,万一上头派人来抓人,杀头抄家什么的,到底怎么办,杨凯德就没有明确的表示了。</p>

刺,是很讲究灵活性的,其实并没有定规,要求一定要怎么刺,一定不能怎么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选择,不可能要求全部人都采取同样的动作。还是之前的老话,只求结果,不问过程。</p>

两军混战,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肉横飞,惨叫连连,惨不忍睹。在这样的环境中,拥有一个冷静的头脑,能够对四周的环境做出冷静的准确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要不,就算你是关羽那样的武圣,也挡不住几百人的围攻,何况现在已经有火枪。</p>

不去,可能被砍脑袋。</p>

动作基本熟练以后,张准就将八人分成两组,用普通的钝的木棍,取代三棱刺,互相搏杀。胜出的一方,可以获得额外一条鱼的奖励。输的一方,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但是,输的一方,自己肯定会感觉很不服气,会拼命的练习,想要挽回来。</p>

去,可能尸骨无存。</p>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已经错过了练武的时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弥补回来。现在,张准明确的告诉他们,他们只需要掌握一种技术,就已经足够,他们当然充满了自信。</p>

“无论对方的防护多么的严密,三棱刺总有出手的机会!哪怕是在对方的甲胄缝隙之间刺进去,同样可以要对方的命!天底下还没有什么样的甲胄,可以将自己包裹得不留丝毫的漏洞!除非他是被封闭在棺材里!”</p>

“在战场上,你们能够信任的,唯一能够信任的,只有你们的队友!”</p>

作为军户,被拉到前线去打仗,是随时都可能生的事情。平心而论,军户们不怕打仗,只要钱粮方面有足够的吸引力。为朝廷打仗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朝廷将拖欠的粮饷否下来,然后惩治王世新这样的军官,为大家主持公平正义。要不然,朝廷拖欠了这么久的粮饷,还指望他们去打仗,纯粹就是个笑话</p>

因为,这里面已经涉及到两个敏感的字:造反。</p>

“新兵班”的刺杀技术不断提高,张准自身的搏斗水平,也在缓慢的恢复。这都让张准看到了希望。万事开头难,只要将这八人的基础打好了,以后新兵班逐渐扩大,就轻松多了。</p>

“两军作战,团体的合作非常的重要!”</p>

不知不觉间,五六天的时间就过去了。</p>

热情高涨的练习,随即展开。</p>

大家敞开心扉,将内心的苦楚吐出来,马上就赢得了共鸣,八个人很容易就抱成了一团。这时候,什么杂户不杂户,真的是完全不重要了。他们都是一类人,一类被人欺压,吃苦挨饿的人。想要改变悲惨的生活,就要将自己变得更强。</p>

张准现在每天都忙着操练“新兵班”,教导各种刺杀技术,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红石滩度过的。日常吃饭,也没有什么话,最多是和杨映菡对望两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已。</p>

张准的连番言语,激荡起杨千强等人的强烈反应。</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