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至少能保证他们进了考场跟回家一样。
第75章 张侍妾,张梳头
离了清丰县的举子们如同脱缰的野, 难得自由。
众人结伴而行,怀着无限希望向着开封而去。
一月后春闱开考。
众多举子早早的候在贡院之外,排队等待入院。
有些明显神色还算淡然, 一看就经历过春闱。
也有第一次春闱显得十分紧张,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的。
清丰县新进的举人们有些局促不安。
直到进了贡院, 监门官依榜将考生们一一引至考棚前, 看着狭小而熟悉的考棚,清丰县举子们这才定下心来。
——任谁在一模一样的考棚里呆了两个月,都能淡然自处。
说到这, 真是不得不‘感谢’一下沈知县呢。
清丰县。
今春春耕县中的稻种已经换成占城稻, 本来这稻种直只紧着开封附近,去年遭了灾的府、县,由司农寺免费发放。
可这稻子毕竟也是沈知白交上来的,且她又改良出了新稻种, 新占城稻又一次种满了官田。
这次的稻子比之前的稻种,收成上并没有太大提升, 但耐旱的同时变得更加耐寒, 适应北方的气候, 且成熟时间也缩短到了七十日左右。
不看僧面看佛面,司农寺也为清丰县提供了足够的稻种。
现在的清丰县早已不同往日, 宽敞整洁的街道,南来北往的客商, 井然有序的差役, 超高的破案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这里安家。
等真正住下来, 才发现真是来对地方了。
在当地定居一年的百姓,自动获得当地户籍, 不仅不用缴纳费用,落户籍时县里还给每户二百文的安家钱。
凡是当地户籍出生的孩子,不论男女,到了年龄都可以上学堂念书。
如此事不胜凡举,几年下来,清丰县人口持续增长,带动着这里的商业飞速发展。
百姓安居乐业,吏治也十分清明。
沈知白送走赶考的举子,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下半年三年任期将满,父亲那边早递了话,任期一满,回京任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看着自己治下的清丰县,她很是不舍,几年时间让她从一个小女孩真正蜕变为一个‘父母官’。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江御和亲爹寇准的提点,说起江御,沈知白有些走神,几年不见,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个什么模样。
“驾!”
一骑快马飞驰在草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