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婚燕尔快乐多
话说杨凡收了周若晴,这相思之苦总算解了。
婚礼热热闹闹的办了,主持婚礼的是新郎官,哦不,是董县令。
在董县令的一手操持下,杨凡与周若晴两个开开心心地入了洞房。这一番快活可又与迎亲时在周若晴楼上那匆匆忙忙的不同,两个人肆意欢乐,便好似蜜里调油一般。
董县令给杨凡放了半个月的假。
周若晴随着杨凡回了家,正式成了杨家的女主人。
这周若晴是个知书达理的,只求与杨凡两个情投意合,对方秋月絮儿两个也是极好的。她自幼又没个姐妹,周教谕管教又严,如今有了方秋月和絮儿两个作伴,说不出的快活。
方秋月自是个耿直的脾气,絮儿却也为自己老爷高兴。
杨凡每日里与几个美女卿卿我我,这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到了第三天上,按规矩是出嫁女子回门的日子,杨凡收拾了礼物,叫了马车,与周若晴两个一起回周家去。
周教谕见了他二人先叹了口气,支开了杨凡,问道:“女儿啊!为父深知亏了你,让你嫁了这么个贱役,你心中可不要怪我!”却见周若晴脸上并无半分不快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
周教谕如今也是财大气粗了,家中使唤下人足有十多个,吩咐下去,片刻后便已整治出老大一桌酒席来。
周教谕请杨凡夫妇入座,杨凡举杯向周教谕敬酒。
周教谕一直斯文自诩,只要给自己这闺女寻一个饱学之士,却不想便宜了杨凡,当日婚礼上那是没法子的,如今想起来,多少还是有些不高兴,皱眉道:“贤婿,我周家自来耕读传家,是个书香门第,如今你既娶了我女儿,好歹不要辱没了门风,你是个衙役,按照本朝律例,这衙役是做不得官的,你此生是沉沦了,若有了子嗣,可要叫他好生读书。”
杨凡笑道:“岳父大人多虑了,按本朝律例,便是小婿与若晴两个生了娃儿,那也是胥吏之子,做不得官的,何况做官有什么好?小婿见是个衙役,倒也快活!”
周教谕不悦道:“说什么鬼话!这家中有三卷书在,便不致沦落,人生不读书做官可还有什么意味?”
周若晴嗔道:“爹爹,女儿三日回门,是何等高兴的事儿,你偏要说些丧气的话来!”
周教谕瞧了瞧自己这闺女,倒是似乎对杨凡这个贱役十分满意,心说,冤孽啊冤孽!想是那一日你两个在深山中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了,才至有今日之事。
杨凡笑道:“岳父大人不必忧愁,便是个官儿嘛,要做官还不容易?等小婿找个机会弄个官来做做也就是了!”
周教谕不悦道:“又来乱说,这官乃是国家公器,岂是玩笑得的?”
杨凡哈哈一笑,并不接话。
周若晴也道:“若是可以时,倒也没什么不好,这衙役到底是个贱役,有什么出息?搏一个封妻荫子也算是人间乐事。”
杨凡点头道:“既然岳父大人与贤妻俱是这般说,我便将此事放在心上,好歹弄个官儿来当当也没什么打紧!”
几个人说说笑笑,倒也其乐融融。周教谕见自己这女儿快活,心中也自高兴。
两个拜别了周教谕出来,才回到家中,已有人等着了,手中拿了张名帖。
杨凡接过来一看,不由大惊,原来是孙同知写来的信笺。
杨凡忙将那人请了进来,原来这个是孙同知家中的管家,姓刘。
杨凡让刘管家坐了,吩咐看茶,这才抽出信件来看,不由心中一笑,原来这孙同知拜十全大补酒所赐,如今在家中的地位是扶摇直上,在信中对杨凡提供的药酒是大加称赞,并提出想再弄个十几二十斤。
杨凡心中有数,忙叫来方通询问。
方通皱眉道:“这酒都是以前剩下的,虽然有,也只有五六斤了,十斤二十斤却没这么多!不过只要有药材,酿造倒也不是难事!”
杨凡点头,对那刘管家道:“有劳刘管家亲自来一趟,咱们便将这剩余的十全大补酒全都孝敬给同知老爷,咱们这里再酿造便是,以后有了,便给同知老爷送去!”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姓刘的虽是个管家,却也要着意伺候,杨凡吩咐人去醉仙楼安排一桌酒宴,又叫了两三个粉头,两人说些风月场上的风话,临去时,又在账上给这刘管家支取了五十两银子,这刘管家乐得跟什么似的,喜滋滋地提了酒去了。
杨凡回到家中,叫来方通,道:“我说岳父,这十全大补酒酿造可还省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