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为报先帝之恩,誓死讨贼 > 第 85章 亲自练兵

第 85章 亲自练兵

“既然如此,我亲自练兵如何?”谢玄无奈的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

自从完全接入行政以后,谢玄已经近十余年没有再触碰过军事领域。作为文官之首,其身份并不适合直接掌军。然而,随着内阁制的确立,整个国家的丞相职权已逐渐移交给内阁。因此,谢玄所掌握的权力不再像以前那样涵盖大部分政治事务。

尽管如此,历代以来,权臣掌军往往并非好事。尽管朝廷中的人们普遍认为谢玄是一个如同(诸葛)丞相般的人物,但谢玄对军事的涉足无疑会引发各方关注。

然而,目前朝廷中确实缺乏合适的人选来承担练兵之责。丞相早年曾随先帝征战沙场,必定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此外,考虑到他多年来专注于文治,对于军事方面的了解可能有所生疏。

谢玄的提议让朝堂上的气氛为之一变,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谢玄身上。姜华熙的眉头紧锁,他知道谢玄的决定意味着什么。这位丞相,一直以来都是以文治国,如今却要重新披挂上阵,这无疑是对整个朝廷的一次巨大考验。

“相父,您真的决定了吗?”姜华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谢玄点了点头,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陛下,臣明白您的担忧。但如今国难当头,臣若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国练出一支精兵。”

姜华熙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谢玄的决定已经无法更改,他只能选择相信这位老臣。“好,相父,朕就将此事交由您全权负责。朕相信,您定能不负朕望。”

谢玄跪地领命,他明白此次练兵不仅责任重大,而且对于自已的政治生涯而已利弊颇多,但是为了先帝基业,哪怕是死在西南,谢玄也在所不辞。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开始纷纷表态,他们虽然对谢玄的决定感到惊讶,但更多的是对这位老丞相的信任。

姜华熙将目光放在几个刚刚出列要求出征的将军身上,“你们几人就跟随丞相一同练兵吧,希望你们也能成为国之栋梁。”

众将皆称是,虽然他们仍旧有些担忧常年未战的丞相,是否还能练出一支劲旅。但是他们都相信丞相。

姜华熙目光灼灼,没有在犹豫“虽然西南边境有变,但是蜀地尚有十余万大军,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不少兵马,先传令蜀王支援,务必让大理蛮夷之军没法再进。”

西南边境地区虽然兵马较少,但无论如何都有几个边镇的兵马存在。尽管需要保留相当数量的兵马用于压制土司和驻守重要地点,但只要蜀王出兵大理,最多也只是会受到土司援军对边地的骚扰而已。

然而,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仍然是土司们的不安定因素以及可能引发的治安战。如果大量土司降而复叛,那么地方兵马将会迅速遭受重大损失。

此时国内尚且能调动的,只有京畿五万余人江淮四万余人,但是对于治安和拱卫都城,真正的机动兵力只有两万人,按照谢玄的预估西南边境光维持就要西南当地的九成守军,西南能用的大概只有九千人,如果要跟大理全面开战,需要至少往西南调六万到八万人。

事不宜迟,退朝之后,谢玄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训练军队之事。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弱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训练程度、个体勇武以及组织度和军纪贯彻能力。

在这方面。谢玄清楚的明白,个体勇武虽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士兵们的组织度和纪律性。只有在良好的组织架构下,士兵们才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勇武,形成强大的合力。

此外,兵源也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古代,如果兵员都是些地痞流氓,那么他们可能只会在顺风顺水时表现得勇猛无比,但一旦遇到逆境,低下的组织度将迅速引发全军崩溃。

相反,汉唐盛世时期,军队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兵员多来自于良家子弟。这些人不仅个体勇武,而且具有较高的组织度和纪律性,从而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得以保障。

相比之下,宋代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则与兵员素质不高有关。当时,许多地痞流氓被招募入伍,导致军队兵员冗余,军纪败坏,最终影响了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那么京畿地带最好的兵员是什么呢?这让谢玄陷入了沉思。他漫步在京城的街道上,周围熙熙攘攘,充满了生活气息。京城的商贩们在街边大声叫卖着自已的商品,有的甚至为了几文钱的差价而争得面红耳赤。

看到这样的场景,谢玄不禁摇了摇头。这些商贩子弟虽然多数能够长得高大,也能保证个体的勇武,但他们往往见利忘义,缺乏忠诚和纪律性。如果只是少量充军或许还可以考虑,但若是要大规模补充兵员,恐怕会直接影响军队的风气。

至于地痞流氓,那更是被谢玄第一时间排除在外的。自从他设立了一系列针对市容市貌的法令法规后,整个京畿地区的治安得到了极大改善,地痞流氓的数量大幅减少。现在,即使想找一些地痞流氓来充数,恐怕也很难找到足够的人数。

所谓良家子,通常指的是那些出身清白、没有任何犯罪记录或不良行为,并且在当地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誉的人。一般来说,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往往来自于以下两类家庭:一是地主子弟,他们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在地方上颇具影响力;二是功勋子弟,其家族成员曾因功绩卓著而受到朝廷赏赐,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谢玄心想,这些地主子弟和功勋子弟家境优渥,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

若将他们征召入伍,不仅可以提升军队整体素质,还能为军队注入一股正气。然而,这两类人大多不愿意参军,如何说服他们投身军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汉唐良家子参军大多数是为了荣誉而非军功大量带来的经济利益,只有下层老实巴交的泥腿子才是为了分到土地而来

如果可以,谢玄不介意挑选合适的农民或者吏工来参军,戚家军就是从浙江沿海的盐矿矿工中挑选而来,但是首先谢玄得给这些新募集的军队普及军令,教他们识文断字。还得训练他们使用各类武器,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服从性。

但是西南的情况虽然不算恶劣,但是仍旧是越快越好,谢玄不是组建戚家军那般一开始只有几千人的军队,他需要大规模优质兵源配合能够调来的老卒快速训练有战斗力的军队。因此能够选择的只有一种兵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