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为报先帝之恩,誓死讨贼 > 第 53章 兴元元年

第 53章 兴元元年

寇征是有名的犟老头,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虽然经常会与谢玄起一些政见上的冲突,但就是因为这样谢玄才会提拔寇征上到吏部尚书。

虽然寇征是个犟老头,但是他的处事向来是公正,官吏的选拔和任用的态度向来是又不缺你一个文人,装什么大尾巴狼,持才不用于民,那就当不了好官。

下朝以后寇征也是与谢玄道歉道“谢相,下官刚才在朝堂上言语过激了,还望谢相莫怪。”寇征微微躬身,表示歉意。

谢玄笑着摆摆手,“寇尚书何出此言,我等都是为了国家,一时争论何须放在心上。”

寇征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谢相大度,下官自愧不如。不过,关于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下官还是坚持自已的看法。”

谢玄嘴角微扬,“寇尚书的意见我也会认真考虑,毕竟选贤任能乃国之大事。只是,我们也需注意方法,不可过于激进。”

寇征拱手道:“谢相所言极是,下官定当谨记。今后在政事上,还需多多仰仗谢相提点。”

在朝廷的高效决策与行动之下,各类纷繁琐碎的事务已得到妥善解决。随着朝野上下的稳定与和谐。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兴元二年夏天,朝廷将重开科举,天下士人可等待许久了。

只是不少离得近的士人抱怨道“怎么要到明年啊,一年又一年,都从天元五年拖到兴元年间了。”

但是他们也只能抱怨一下了,现在的政府强度太高,连言论都没办法影响的文人,都于政府刮不起大风大浪。

原先的财政危机算不得什么大风大浪,仅仅只是春季一过,一个季度的收入就补上了,对比其他王朝,现在吴廷体量的优势大的惊人。

一年下来吴廷哪怕现在超低的赋税也能够拥有两万万贯的收入,吴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官私合营的企业、必需品官卖收入,以及商业税,外藩(两地藩王是内藩)贸易的关税,田税,租税,丁税。

一般来说减轻的主要是农业税包括田税,租税,丁税。丁税早已经名存实亡了,天元五年就基本上不收了,另外两个税种也是相当低,但就算是这样整个国家的维持还是有相当的盈余的。

但是政府始终攒不下钱来,天元年间的大战基本上没有停歇过,动不动就是万万贯砸进一场战争里,现在迫切需要太平几年让政府不再高负担运作。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兴元元年,整个天下都太平的稀奇,全天下都没有什么动乱,随着外藩的钱财在运作下源源不断的给政府输血,兴元元年政府光盈余就有一万万三千七百余万贯,足够再次打一场伐楚之战。

在朝廷的宽厚政策和低廉赋税的滋润下,民间的生活仿佛初春的嫩芽一般,生机勃勃,充满了无限的活力。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清晨还是繁星点点的夜晚,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繁荣昌盛的气息。百姓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尽情享受着和平与富饶带来的甜美果实。

大街小巷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们或行色匆匆,或悠闲漫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他们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市集之中,仔细挑选着自已心仪的商品。讨价还价声、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生活赞歌。

而在这欢腾的民间,谢玄身着便装,步态从容地行走在街头巷尾,仿佛融入了这个热闹的世界。他深入民间,亲自感受这片他辛勤耕耘的土地所结出的硕果。他的目光充满好奇和兴奋,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似乎要将每一个细节都刻入心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