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庄公有意与我国亲好。”殿中有一大夫避席起立说道。</p>
文姜认人也不全,干脆靠在隔间的案几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外面那些大夫们正在各抒己见,倒是分外热闹。</p>
“与郑国亲好的话,岂不就得罪天子了?”大夫们开始议论纷纷。</p>
“是啊!是啊!没必要趟此等浑水的。”</p>
“那也不能得罪郑国,毕竟郑庄公那几位公子个个都是英雄才俊。尤其是郑世子忽。”</p>
“此言也有道理。郑世子忽确实是一位领军之奇才啊!和郑大夫祭仲相得益彰。”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道。</p>
“领军之奇才!”聪慧的文姜突然对这个称号感起兴趣来。竖起耳朵来,继续偷听。</p>
“而且郑国如今的军力亦是不弱的。”</p>
“戎狄每次犯境,郑国庄公那几个儿子皆应付自如。就如此战力,如何不叫人赞叹呢?”</p>
“戎狄!”文姜一听这熟悉的词,一下子印象就更深刻了。“郑世子忽!戎狄!”看来这个姬忽很是特别哦!</p>
“既然郑伯有意通好,我齐国也没必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嘛!”</p>
“也是!也是!如今周室早不如昔。我齐国与王室的关系更是大不如前。结好不结好,都无所谓了。”</p>
“再说,鲁国与许国都已与郑国修好。如今能支持王室的,不过那几个小国而已。之前,王室又将晋国给得罪个彻底。而今还有什么指望呢?”大臣们纷纷笑道。</p>
“看来,他们分了两方。”文姜笑了笑。“一方亲周室,另一方亲郑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