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热乎乎的劲,蘸上酱汁,吃一块肉,喝一口汤,果真又香又浓,又甜又鲜,舒畅滋味难以言表。
香菱好不容易放下筷箸,捧着肚子,当下便决定把冰泉火锅定为自己的火锅最爱。
有了主打的特色火锅,门口却还缺配套的宣传图。
史如意于厨艺一道天赋算是点满了,跟着梅师傅学习几年,稍会听琴音,棋艺尚可,一手隶草也还看得过去。唯有诗画两样,都是要从小熏陶的功夫,梅师傅叹息一声,并未强求,史如意就也乐得逍遥。
如今她工笔的水平,最多也就到了“画山是山,画水是水”,能让人看出本来面目的地步。
京城文人雅士众多,总不好拿出来贻笑大方,是以史如意从前只在木板上简单写了菜品名字,并不敢随意露馅。
她不会不要紧,史如意想起从前云佑为了安慰她被偷家,送她的那幅人像画,寥寥几笔,已是形神俱佳。
便不知从哪掏了纸来,奸笑着把笔塞到云佑手上,一叠声催促他快画。
云佑抿唇笑着,微微挽起袖子,略一沉吟,一*副热闹的冬日火锅图便跃然纸上。锅中冒着热气,周围菜碟挤挤挨挨,虽未画人,也能想象出那份鲜活热闹劲来。
史如意凑头过来在旁边看着,忽然灵机一动,直接接过云佑手中的笔,在右上角题下“暖阳熏人醉,冰泉沁锅鲜”这句自诌的打油诗来。
写完,她自个儿又不好意思起来,就把纸张举起,认真吹了几下墨迹,头也不抬,故作矜持道:“如何?我这诗……可配得上你这火锅画?”
云佑便假装思考了一会儿,放下手臂,笑意含在眼角,颔首说:“……我觉得甚好。”
赶着即将到来的冬至节气,史如意又做了一波美食节活动,在酒楼外头插了旗幌子,又是打折又是送酒水,将人们爱凑热闹、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拿捏了个十成十。
又搞什么粉墙题诗的活动,邀士子饮酒作诗,作得好诗者不仅能直接免单畅饮,还可题诗于粉壁上,留待后来者观赏。
这招可谓是抓住了天下所有文客的心,有谁不希望自个儿写的文章出人头地,被世人评比称颂?又是在皇城根下,若是能有幸入了哪位大人物的眼,那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几番动作下来,酒楼名气一炮打响,饭点时总也座无虚席。
史如意打从心底舒了一口气,隔天,就让阿武扛了个铜锅,自个儿亲自送到颜掌院府上。
恰逢冬至,颜府虽人丁寥寥,来往车辆青袍却多,颜松青在嵩阳书院执教多年,说一句“桃李满天下”并不过分。
颜松青本在书房和一群弟子论义,听见管事低声通传,严肃的面孔顿时便柔和了两分,却是少见地提前结束了会面,挥挥袖子把人都打发掉了。